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監戒的意思、監戒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監戒的解釋

鑒察往事,警戒将來。監,通“ 鑒 ”。《國語·楚語下》:“人求多聞善敗,以監戒也。”《漢書·諸侯王表序》:“是以究其終始彊弱之變,明監戒焉。”《後漢書·皇後紀下·順烈梁皇後》:“常以列女圖畫置於左右,以自監戒。” 宋 陸遊 《悲歌行》:“見事苦遲已莫悔,監戒尚可貽兒曹。”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監戒"是一個古漢語詞彙,其含義可從字源、本義及引申義角度進行解析:


一、字源解析

  1. 監(監)

    《說文解字》釋為"臨下也",本義為俯視、察看,引申為監督、監察。如《詩經·大雅·皇矣》:"監觀四方",強調自上而下的審視。

  2. 《說文》:"警也",本義為警戒、防備,如《周易·系辭》:"君子以恐懼修省",含警示之意。

    二字組合後,"監戒"強調通過監察實現警示作用。


二、核心含義

監戒(jiàn jiè)


三、用法演變

  1. 古代用法:
    • 多用于勸谏君王或警示世人,如《尚書·酒诰》:"人無于水監,當于民監",主張以民意為鏡鑒。
    • 史書常見"以史為鑒,可以知興替"(《舊唐書》),體現"監戒"的曆史功能。
  2. 現代用法:

    詞義弱化為"警戒、提醒",如"此事足為監戒",但使用頻率較低,多見于書面語或學術讨論。


四、權威文獻佐證


五、現代應用場景

雖非現代高頻詞,但常見于:


參考資料:

  1. 許慎《說文解字》(中華書局)
  2. 《周易譯注》(周振甫,中華書局)
  3. 班固《漢書》(中華書局點校本)
  4. 朱熹《近思錄》(中州古籍出版社)
  5. 《漢語大詞典》(上海辭書出版社)
  6. 《古代漢語詞典》(商務印書館)

網絡擴展解釋

“監戒”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可從以下角度解析:

一、基本釋義

二、詳細解釋

  1. 傳統用法
    源自古籍,強調以史為鑒。例如:

    • 《國語·楚語下》:“人求多聞善敗,以監戒也。”
    • 《漢書·諸侯王表序》:“究其終始強弱之變,明監戒焉。”
      均指通過總結曆史經驗教訓,達到警示後人的目的。
  2. 現代延伸
    部分現代語境中可引申為“監視并警戒不法行為”,如台北市推行“入監戒瘾”措施。但此用法較特定,傳統含義仍占主流。

三、應用示例

四、相關辨析

如需進一步了解古籍原文或現代案例,可參考漢典、查字典等來源。

别人正在浏覽...

報端褊忌博斯騰湖殘存漕道讒戮吃惱單赤擔戴等離子态诋擿敦煌詞獨智紛更風壇俘累俯聽敷育公才公望供拟鬼戎骨重神寒寒心銷志河隴禾束焦尾琴酒逋積甃絶然孔周虧誤龍去鼎湖祿利律令格式麻朝馬将墨士輾移齧岸捏誣乾枯情交欺隱碛月勸説取長補短壬奇上雨手剳水木匠素滻挑夫銅镘玩歲愒日文心五甲五鳥花狎飲細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