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曝鰓的意思、曝鰓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曝鰓的解釋

亦作“ 曝腮 ”。《後漢書·郡國志五》“﹝ 交趾郡 ﹞ 封谿 建武 十九年置” 劉昭 注引 晉 劉欣期 《交州記》:“有隄防 龍門 ,水深百尋,大魚登此門化成龍,不得過,曝鰓點額,血流此水,恆如丹池。”後以喻挫折、困頓。《南齊書·王僧虔傳》:“經涉五朔,踰歷四晦,書牘十二,接覲六七,遂不荷潤,反更曝鰓。” 唐 駱賓王 《幽絷書情通簡知己》詩:“入穽方搖尾,迷津正曝腮。” 唐 高適 《酬裴員外以詩代書》詩:“一夕 瀍 洛 空,生靈悲曝腮。” 元 方回 《寄題趙高士委順山房》詩:“紅塵回首即 蓬萊 ,辛苦 龍門 枉曝鰓。”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曝鰓”是一個源自中國古典文獻的詞彙,主要用于比喻人生際遇中的挫折與困頓。以下是詳細解釋:

1.基本釋義

“曝鰓”拼音為pù sāi,本義指大魚在龍門下因未能躍過而暴露鰓部受傷,後引申為比喻人在仕途或人生中遭遇挫折、困頓。其近義詞包括“困頓”“受挫”,反義詞可對應“騰達”“順遂”等。

2.典故來源

該詞出自《後漢書·郡國志五》的注釋,引晉代劉欣期《交州記》的記載:“有隄防龍門,水深百尋,大魚登此門化成龍,不得過,曝鰓點額,血流此水。”傳說中,大魚若未能躍過龍門,則會鰓部受傷浮出水面,以此隱喻失敗與困境。

3.文學應用

古代詩文中常以“曝鰓”表達個人際遇的坎坷。例如:

4.其他延伸含義

部分資料提到“曝鰓”可比喻隱秘之事被公開(如“事情在報上~後”),但此用法在權威文獻中較少見,可能為現代引申義。

5.總結

“曝鰓”多用于書面語境,常見于古典文學或曆史文本,核心含義始終圍繞“挫折”展開。需注意其與現代漢語中“曝光”的差異,避免混淆。

網絡擴展解釋二

《曝鰓》的意思

《曝鰓》是由兩個漢字組成的詞語,它的意思是指動物鰓暴露在外而受到傷害或破壞。

拆分部首和筆畫

《曝鰓》的第一個字是,它的部首是日(rì),總共有18畫。

《曝鰓》的第二個字是,它的部首是鳥(niǎo),總共有11畫。

來源和繁體

《曝鰓》一詞是源于古代漢語,目前并沒有繁體字形式。

古時候的漢字寫法

在古代的漢字書寫中,曝的部首日通常寫作曰,表示太陽。而鰓的部首鳥通常寫作鳥,表示鳥類。

例句

1. 在這種高溫天氣下,魚類的鰓容易曝在外面,導緻死亡。

2. 如果長時間暴曬在陽光下,人體的皮膚也會出現類似于曝鰓的問題。

組詞

曝曬、鰓裂、魚鰓、太陽曝、曝氣等。

近義詞

鰓露、暴鰓、曝出等。

反義詞

隱蔽鰓、掩蓋鰓等。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