曝背的意思、曝背的詳細解釋
曝背的解釋
(1).背朝烈日。 漢 賈誼 《新書·春秋》:“夫百姓喣牛而耕,曝背而耘,苦勤而不敢惰者,豈為鳥獸也哉?”
(2).借指耕作。《三國志·蜀志·秦宓傳》:“僕得曝背於隴畝之中……安身為樂,無憂為福。”
(3).以背向日取暖。 唐 劉長卿 《初到碧澗招明契上人》詩:“漸老知身累,初寒曝背眠。” 唐 李颀 《野老曝背》詩:“百歲老翁不種田,惟知曝背樂殘年。” 清 沉初 《<西清筆記>自序》:“他日茅簷曝背,以示子孫, 歐陽子 所謂‘顧瞻玉堂,如在天上’者,不啻過。”
詞語分解
- 曝的解釋 曝 ù 曬:曝曬(用強烈陽光照曬)。一曝十寒(喻無恒心)。 曝 à 〔曝光〕使感光紙或攝影膠片感光。 筆畫數:; 部首:日; 筆順編號:
- 背的解釋 背 è 人體後面從肩到腰的部分:背脊。背包。背影。 物體的後面或反面:背面。刀背。背後。背景。 用背部對着,與“向”相對:背光。人心向背。 向相反的方向:背地性(植物向上生長的性質)。背道而馳。 避開
網絡擴展解釋
“曝背”是一個漢語詞彙,主要包含以下三種含義,不同語境下的用法和出處如下:
1.背朝烈日(勞作場景)
- 解釋:指在烈日下背對太陽辛勤勞作,常見于古代農耕場景的描述。
- 出處:漢代賈誼《新書·春秋》提到“曝背而耘”,描繪百姓耕作時的艱辛。
2.借指耕作(象征意義)
- 解釋:通過“曝背”代指農耕活動,強調勞作的勤懇。
- 出處:《三國志·蜀志·秦宓傳》中“曝背於隴畝之中”一句,以“曝背”暗喻躬耕生活。
3.以背向日取暖(生活場景)
- 解釋:指冬季或寒冷時用背部曬太陽取暖,多用于描寫閑適或貧寒者的生活。
- 詩句舉例:
- 唐代劉長卿《初到碧澗招明契上人》:“初寒曝背眠”,表現冬日取暖。
- 李颀《野老曝背》:“惟知曝背樂殘年”,刻畫老翁安享晚年的畫面。
補充說明
- 讀音争議:多數權威資料标注為pù bèi(“曝”通“曝曬”義),但個别來源(如)注音為“bào bèi”,可能為誤讀。
- 衍生成語:另有“曝背食芹”(謙稱微薄貢獻),但此為擴展用法,需結合具體語境。
建議結合古典文獻或詩詞進一步理解其意境,現代使用較少,多用于文學表達。
網絡擴展解釋二
曝背
曝背,是一個由兩個漢字組成的詞語,指的是因長時間暴露于陽光下而使背部受到炙烤、曬傷的現象。
拆分部首和筆畫
曝:左右結構,左邊為日部,右邊為㝱,總共9畫。
背:上下結構,上邊為月部,下邊為貝部,總共9畫。
來源
《曝書雲》是《漢語大詞典》所引,《漢語大詞典》認為,曝書是因書籍敝舊,晾曬待賣,泛指舊書、破書。
背,意指背部,指人體的背面部分。
在口語中,曝背這個詞語的意思轉變為指長時間暴露在陽光下,使背部曬傷。
繁體
曝背的繁體字為「曝背」。
古時候漢字寫法
古時候「曝背」的寫法與現在相同,沒有變化。
例句
我去海灘上玩了一整天,結果曝背了。
組詞
曝曬、曝光、背包、背囊、背痛等。
近義詞
曝曬、曬傷。
反義詞
遮陰、躲避陽光。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