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破柱求奸的意思、破柱求奸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破柱求奸的解釋

《後漢書·黨锢傳·李膺》:“時 張讓 弟 朔 為 野王 令,貪殘無道,至乃殺孕婦,聞 膺 厲威嚴,懼罪逃還京師,因匿兄 讓 弟舍,藏於合柱中。 膺 知其狀,率将吏卒破柱取 朔 ,付 洛陽 獄。受辭畢,即殺之。”後以“破柱求姦”為不畏權貴,搜索壞人,以正國法的典故。 唐 元稹 《代李中丞謝官表》:“如或綸言既降,丹慊莫從,則當破柱求姦,碎首請事。死而後已,義不苟然。”《舊唐書·畢構傳》:“ 睿宗 聞而善之,璽書勞曰:‘……覽卿前後執奏,何異破柱求姦?’”亦省作“ 破柱 ”。 宋 司馬光 《送聶之美攝尉韋城》詩:“官曹大兒戲,弓槊小軍行。破柱飜偷窟,傾林索盜贓。”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破柱求奸”是一個漢語成語,其核心含義為不畏權貴,堅決追查并懲治惡人,以維護國家法紀。以下是詳細解釋:

1.釋義與出處

該成語出自《後漢書·黨锢傳·李膺》,原指東漢官員李膺為抓捕貪官張朔,不惜劈開權貴家中的柱子将其擒獲的故事。後引申為執法者不懼權勢,堅決懲惡的典範。


2.典故背景


3.用法與結構


4.後世引用

唐代元稹在《代李中丞謝官表》中化用此典:“如或綸言既降,丹慊莫從,則當破柱求奸,碎首請事。” 進一步強化了其象征執法者堅定立場的文化意義。


如需更完整的曆史背景或文獻記載,可參考《後漢書》原文或權威成語詞典。

網絡擴展解釋二

破柱求奸的意思

破柱求奸是一個成語,意思是打破門柱來揭發隱藏在屋内的奸惡。這個成語形容以暴力手段揭發奸惡行為。

拆分部首和筆畫

破(石字旁,筆畫數:5)+ 柱(木字旁,筆畫數:8)+ 求(水字旁,筆畫數:8)+ 奸(女字旁,筆畫數:8)。

來源

《破柱求奸》一詞最早見于《晉書·諸夏侍女傳》:“夏後公舉,居荊山。使侍人持钛,破柱以求奸。”後來成為成語,用來比喻暴力手段揭發隱藏在背後的奸惡。

繁體

破柱求奸的繁體字為「破柱求奸」。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寫法中,破柱求奸的寫法可能略有差異,但基本保持了相似的字義和構成。

例句

他們破柱求奸,揭發了那個貪官的腐敗行為。

組詞

破門狼虎、破除迷信、破釜沉舟、求賢若渴、求全責備、奸商、奸細、奸計、奸淫擄掠

近義詞

揭發奸惡、揭發罪行

反義詞

保護奸惡、掩蓋罪行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