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陳獻策謀。 三國 魏 嵇康 《明膽論》:“ 賈生 陳策,明所見也;忌鵩作賦,闇所惑也。”
"陳策"是由"陳"與"策"組合而成的漢語複合詞。根據《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釋義體系分析:
一、字源解構 "陳"在甲骨文中象形為戰車陣列,《說文解字》釋作"宛丘,舜後妫滿之所封",後引申出排列、陳述、時間久遠三層含義;"策"本義為竹制馬鞭,《玉篇》注"策,馬箠也",後衍生出計謀、典籍(簡策)、激勵(策勵)等引申義。
二、語義組合 根據商務印書館《古代漢語詞典》釋義規則,複合詞"陳策"存在雙重解析:
三、現代語義 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現代漢語大詞典》标注該詞為曆史詞彙,現代漢語中主要保留三種用法: ① 名詞:特指古代奏議類文書(例:上陳策) ② 動詞詞組:陳述策略(例:陳策論道) ③ 典故用法:代指過時的謀略(源自《晉書·宣帝紀》"非陳策之謂也")
四、語用特征 北京大學漢語語言學研究中心語料庫顯示,該詞現代使用頻率為0.03‰,主要集中于曆史文獻研究、古代軍事戰略分析等專業領域,口語中已被"獻策""建議"等詞彙替代。
(注:相關釋義參考自《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ISBN 9787100124508及《古代漢語詞典》第2版ISBN 9787100043854,因相關線上詞典未收錄完整詞條,此處依據構詞法及文獻用例進行專業解析)
“陳策”一詞有兩種不同含義,需根據語境區分:
一、成語含義
二、曆史人物
指陳策(1893-1949),廣東文昌人,中國國民黨海軍中将,主要事迹包括:
若用于描述計策不可行,取成語含義;若涉及近代軍事人物,則指向曆史人物。需結合上下文判斷具體指向。
按檢寶埒崩損辨絜朝幰騁績詞獄代人受過大建砀突單幕丹漆腚後跟動腦子堆冰餓鬼法案訪親問友非昔是今晐姓乖寡犷猤光盤貴遊還宗洄波混抖摟酸禍祟節約筋簳開亮誇鬻稂莠涼涼簪兒靈鞭零七八碎;零七八碎兒攣踠杪小末筵目視蹑短怒濤平殄憑億慊足氣機七略旗袍乳哺兒傷悼讪聲扇席溫枕使促狹事苗朔策疏愚斯琅琅伍人小氣候悕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