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四惡的意思、四惡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四惡的解釋

指虐、暴、賊、有司四種惡事。《論語·堯曰》:“ 子張 曰:‘何謂四惡?’ 子 曰:‘不教而殺謂之虐;不戒視成謂之暴;慢令緻期謂之賊;猶之與人也,出納之吝謂之有司。’” 太平天囯 洪仁玕 《資政新篇》:“一上所議,是以法法之之法,多是尊五美,屏四惡之法,誠能上下凜遵,則刑具可免矣。”

指四種厭惡的事。《管子·牧民》:“民惡憂勞,我佚樂之;民惡貧賤,我富貴之;民惡危墜,我存安之;民惡滅絶,我生育之……故從其四欲,則遠者自親;行其四惡,則近者叛之。”《呂氏春秋·適音》:“人之情6*欲壽而惡夭,欲安而惡危,欲榮而惡辱,欲逸而惡勞。四欲得,四惡除,則心適矣。”

詞語分解

關注詞典網微信公衆號:詞典網,回複:四惡漢語 快速查詢。

網絡擴展解釋

“四惡”作為漢語詞彙,主要有兩種經典釋義,分别源自《論語》和《管子》,具體如下:

一、《論語·堯曰》中的四惡

指統治者四種失當的治國行為:

  1. 虐:不教化民衆卻直接懲罰(“不教而殺”),屬于殘暴;
  2. 暴:不提前告誡卻要求立即成功(“不戒視成”),屬于苛政;
  3. 賊:政令懈怠卻突然限期完成(“慢令緻期”),屬于陰險;
  4. 有司:許諾給予卻吝啬執行(“出納之吝”),屬于小氣。

此釋義強調統治者的責任,被儒家視為政治倫理的核心問題。


二、《管子·牧民》中的四惡

指民衆厭惡的四種社會狀态:

  1. 憂勞:百姓厭惡憂苦勞累,應使其安樂;
  2. 貧賤:百姓厭惡貧窮低賤,應使其富貴;
  3. 危墜:百姓厭惡危險動蕩,應使其安定;
  4. 滅絕:百姓厭惡絕後無嗣,應使其繁衍。

此釋義主張統治者需順應民心,通過改善民生實現國家強盛。


三、現代引申義

部分詞典将“四惡”概括為四種惡劣品質:無信、無義、無禮、無恥,但此說法多見于現代通俗解釋,與古典文獻無直接關聯。

使用場景

建議閱讀《論語·堯曰》和《管子·牧民》原文,可進一步區分兩種古典釋義的哲學内涵。

網絡擴展解釋二

四惡的意思

四惡(sì è)是一個漢字詞語,形容人的行為極其惡劣或非常糟糕。

拆分部首和筆畫

四惡的部首是心,由“心”組成。它總共有8個筆畫。

來源

四惡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漢字的演變過程中。後來,這個詞被用來形容一個人的行為或性格極其惡劣。

繁體

在繁體字中,四惡被寫作“四惡”。

古時候漢字寫法

古代漢字中,四惡的寫法與現代略有不同,但意思相同。

例句

1. 他是一個四惡之徒,經常欺負弱者。

2. 那個人的行為非常惡劣,被大家戲稱為“四惡之王”。

組詞

四惡可以組成其他詞語如四惡之徒、四惡之名等。

近義詞

近義詞包括“惡劣”、“邪惡”等。

反義詞

反義詞包括“善良”、“正直”等。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