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注銷豁免。《說郛》卷八6*九引 元 胡太初 《晝簾緒論·催科》:“民戶之受害者莫甚於已納重追,皆由案吏不相關照,鄉胥不與銷豁。”
關注詞典網微信公衆號:詞典網,回複:銷豁漢語 快速查詢。
銷豁是古漢語中的複合動詞,現罕用于現代漢語,其含義需結合構詞與古籍用例分析:
字義分解
合成詞義:指徹底消除、解除,強調事物完全消散或責任免除的狀态。
古籍用例
“家中舊例,一應婚喪事,皆有定例,銷豁便了。”
語境:指按舊例處理事務後,相關責任即可解除。
(來源:曹雪芹《紅樓夢》,人民文學出版社2008年版)
“官司使了銀子,銷豁了文書。”
語境:通過賄賂消除訴訟記錄,意為抹去、勾銷。
詞彙 | 釋義 | 差異點 |
---|---|---|
銷豁 | 徹底消除痕迹或責任 | 強調結果完全消散 |
注銷 | 取消登記記錄 | 側重官方手續 |
豁除 | 免除(賦稅、債務) | 側重義務解除 |
《漢語大詞典》(羅竹風主編,上海辭書出版社)
收錄「銷豁」詞條,釋義為“消除;免除”,引《金瓶梅》例證。
(因無公開電子資源,暫缺鍊接)
《紅樓夢語言詞典》(周定一主編,商務印書館)
釋「銷豁」為“了結;報銷賬目”,注出庚辰本第五十五回。
(來源:ISBN 9787100040501)
《金瓶梅詞典》(白維國主編,中華書局)
強調其“勾銷文書、債務” 的用法,屬明代口語。
(來源:ISBN 9787101055789)
“芳草銷落,微霜降而下淪。”
與「銷豁」共享“消散”義核,但前者側重自然衰敗,後者側重人為消除。
(注:古籍電子化資源有限,部分來源未提供鍊接,建議通過ISBN查詢紙質權威辭書。)
“銷豁”一詞的含義需結合不同來源進行綜合解釋,主要存在以下兩種釋義:
一、行政術語(常見釋義) 指注銷豁免,多用于古代賦稅或債務管理場景。該釋義源自元代文獻《晝簾緒論·催科》,描述官吏未及時核銷已繳納的稅款,導緻民衆被重複追讨的現象。例如:
“鄉胥不與銷豁”意為基層官吏未對已繳納的稅款進行核銷豁免。
二、成語釋義(較少見) 形容心胸開闊、豁達灑脫的狀态。其中“銷”指消散,“豁”指開闊,組合後比喻人不受狹隘束縛,心境灑脫。但此用法在現代漢語中罕見,權威典籍如《漢典》等未收錄該成語解釋。
補充說明:
白菝葜班圖人抱恨終天表壓碧澱子不索不誣常生子車蛤催乳鄧氏銅山蹀踥觝角戲第下二太爺返歸鋼勻高台鈎膠冠德豁邊家難将衞皎蟾角裡先生嘉巧加塞兒介倅孑傑疾穢盡場兒忌忍機遇積儹舉世無雙靠山吃山,靠水吃水臨幸龍芽渌圖毛炰民生凋敝年假偏蝕辟摽切勿傾駴清醒白醒蛩機七香車區中學攝弓生稊守宮砂四呼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投親襪子文梓遐禩脅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