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謂包羅萬象。 明 袁宗道 《乞進講<大學衍義>疏》:“網羅先躅,捃摭舊聞,其廣則帡天極地,其細則繭絲蝟毛。”
“帡天極地”是一個漢語成語,讀音為píng tiān jí dì(部分注音差異可參考不同來源)。其核心含義為“包羅萬象”,形容涵蓋範圍極其廣泛,包容一切事物。
詞義與結構
該成語由“帡天”和“極地”兩部分組成:
出處與用法
出自明代袁宗道《乞進講〈大學衍義〉疏》中的例句:“網羅先躅,捃摭舊聞,其廣則帡天極地,其細則繭絲蝟毛。”
此句通過對比“廣”與“細”,強調内容的全面性與細緻性,體現了該成語常用于形容事物或理論的宏大包容性。
現代應用
多用于文學或學術語境,如描述百科全書式的著作、涵蓋廣泛的理論體系等。例如:“這部叢書帡天極地,堪稱學科研究的集大成之作。”
帡天極地是一個漢語詞彙,由帡、天和極地三個字組成。
帡:
部首:巾
筆畫:9畫
天:
部首:大
筆畫:4畫
極:
部首:木
筆畫:8畫
帡天極地這個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文獻。帡指的是帳篷,天指的是天空,極地則指的是地球的極地地區。
帡天極地(繁體字)
帡在古時候的寫法為"幨",天和極地的寫法沒有明顯的變化。
1. 這個冒險家征服了帡天極地。
2. 在帡天極地,氣候異常惡劣。
帡篷、帡布、帡取、極度、極限、極寒
北極、南極、極點、極區
赤道、中性區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