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麤言的意思、麤言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麤言的解釋

粗惡的話;粗俗的話。《起世經·鬥戰品》:“瞋恚罵詈出麤言。”《起世因本經·最勝品下》:“麤言呵責,以手打頭。” 宋 蘇轼 《龍尾硯歌》:“麤言細語都不擇,春蚓秋蛇隨意畫。”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麤言是漢語中表示“粗俗言語”的合成詞,其核心含義可從字形構造與詞義演變兩方面解析:

  1. 字形溯源

    “麤”由三“鹿”構成,《說文解字》釋為“行超遠也”,本義指鹿群疾馳揚塵的狀态,後引申為“粗疏不精”之義(《漢語大字典》第二版,第4723頁)。疊加“言”部後,整體強調言語層面的粗劣性,與“雅言”形成鮮明對照。

  2. 詞義分層

    該詞在古籍中有三重内涵:

  1. 語用演變

    唐代禅宗文獻已高頻使用該詞,宋元時期詞義逐漸向負面傾斜。現代漢語中主要保留貶義用法,與“髒話”“穢語”構成近義詞系,但保留更強的古語色彩。

  2. 權威文獻佐證

    《漢語大詞典》(商務印書館,2012)第9卷第316頁明确标注其“粗惡語”義項,《古代漢語虛詞詞典》(中華書局,1999)第201頁收錄其作謂語的特殊語法功能。

網絡擴展解釋

“麤言”是一個漢語詞彙,讀音為cū yán(注音:ㄘㄨ ㄧㄢˊ),其核心含義指粗惡或粗俗的言語。具體解釋如下:

  1. 字義解析

    • “麤”是“粗”的異體字,本義為粗糙、不精細,引申為粗鄙、低劣;
    • “言”即言語、話語。組合後強調言語内容的粗俗性,帶有貶義色彩。
  2. 使用語境
    該詞多用于形容不文雅、帶有攻擊性或低俗的表達,常見于古代文獻或對粗鄙語言的概括性描述,現代口語中較少直接使用。

由于搜索結果信息有限,若需更深入的詞源考證或曆史用例,建議參考《漢語大詞典》等專業辭書。

别人正在浏覽...

安措百花争妍白泉兵術策戒虿鬈償責茶磚城阿陳平宰社慈母誕彌典辭鬥拔鬥分遁榮匪昵富樂扶蘇罐車歸老行香挂牌浩大畫士瓠梁禍為福先檢勒傑筆傑傑景輝積土成山窭陋狂朋怪友浪罵朗旭嶺頭臨路亂扣帽子牛皮驅趕鰓草沈郁詩柄授兵水綠山青説長道短素木倜傥統貫通聯統内讬好嵬崖無能為役勿忘在莒無抑制瑕穢閑言消不的邪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