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靖康的意思、靖康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靖康的解釋

安康,安樂。 宋 曾鞏 《襄州嶽廟祈雨文》:“甽畮克諧於豐富,裡閭皆保於靖康。”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靖康”一詞的含義可從以下多個層面解析:

一、詞語本義

“靖康”原意為安康、安樂,出自宋代曾鞏《襄州嶽廟祈雨文》:“甽畮克諧於豐富,裡闾皆保於靖康”,表達對安定生活的向往。


二、曆史年號

作為宋欽宗趙桓的年號(1126年1月—1127年4月),是北宋最後一個年號。該年號本意寄托朝廷對“安定與繁榮”的期望,卻因靖康之變成為王朝覆滅的标志。


三、曆史事件:靖康之變

  1. 背景
    北宋末年政治腐敗,金國崛起。1125年,金軍分兩路南下攻宋,宋徽宗禅位于欽宗,改元“靖康”。

  2. 過程與結局
    1127年,金軍攻破汴京(今開封),俘虜徽宗、欽宗及數千宗室、官員,史稱“靖康之恥”。北宋滅亡,南宋建立。


四、文化影響

  1. 曆史象征
    成為漢族政權衰落的标志性事件,後世常以“靖康恥”比喻國家危難(如嶽飛《滿江紅》)。

  2. 文學引用
    金庸小說《射雕英雄傳》中,郭靖、楊康的名字即取自“靖康之恥”,寓意勿忘國仇。


五、延伸用法


參考來源:可通過網頁 查看更完整的曆史細節。

網絡擴展解釋二

《靖康》這個詞是什麼意思

《靖康》是一個詞語,意為安撫或平定康亂。

拆分部首和筆畫

《靖康》這個詞可以拆分為兩個部首:青(靑)和庚,其中青在左側,庚在右側。青的筆畫數為8,庚的筆畫數為11。

來源

《靖康》一詞源自中國曆史上北宋末年的一場戰争——靖康之恥。這場戰争發生在1126年,金朝入侵北宋,并俘虜了當時的皇帝和許多官員,導緻北宋政權的覆滅。這一事件被後人稱為靖康之恥,意為平定康亂之羞辱。

繁體

《靖康》在繁體字中的寫法為「靖康」。

古時候漢字寫法

古時候《靖康》可用另一種寫法,即「靑庚」,其中「靑」為古代對「青」的稱呼。

例句

1. 我們應該銘記曆史,警惕靖康之恥再次發生。

2. 這場戰争最終以靖康之恥的慘痛結局告終。

組詞

靖國、康複、康樂、康泰

近義詞

平定、安撫、撫慰、安定

反義詞

引亂、煽動、動亂、混亂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