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毛索的意思、毛索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毛索的解釋

(1).用毛制成的繩索。《新五代史·死事傳·張敬達》:“四面亙以毛索,掛鈴為警。”

(2).謂瑣細地搜求過錯。 清 鄧顯鶴 《叔父璧園府君墓志銘》:“大府責令償補,将中以危法。府君陰籍出入數為二冊,将上之,計無如何,則授意代者毛索細故,久乃摭 姚氏 官錢坐以贓。”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毛索”是一個漢語詞彙,主要有以下兩種釋義:

  1. 用毛制成的繩索
    這一含義源自《新五代史·死事傳·張敬達》,原文記載“四面亙以毛索,掛鈴為警”,指古代用動物毛發編織成的繩索,常用于軍事或日常懸挂器物。例如在防禦工事中,毛索被用來懸挂鈴铛作為警戒裝置。

  2. 瑣細地搜求過錯
    該用法見于清代鄧顯鶴的《叔父璧園府君墓志銘》,描述官吏通過瑣碎細節刻意羅織罪名,如“毛索細故,久乃摭姚氏官錢坐以贓”,帶有貶義色彩,表示對他人過失的過度苛責或吹毛求疵。

補充說明:部分資料(如)提到“毛索”可能被引申為形容詞,形容“能力低微”,但此用法缺乏廣泛文獻支持,建議以主流釋義為準。

網絡擴展解釋二

《毛索》是什麼意思

《毛索》是一個漢字詞語,意思指的是細小的、柔軟的東西。通常用來形容物體的質地或觸感。

拆分部首和筆畫

《毛索》這個詞的拆分部首是“毛”和“索”,其中“毛”是該詞的主部首,“索”是補充部首。

《毛索》總共有11個筆畫,其中“毛”部分有3個筆畫,表示線條和形狀;而“索”部分有8個筆畫,表示物體特性。

來源

《毛索》這個詞最早出現在古代文學作品中,如《莊子·至樂》。後來在民間流傳并逐漸成為通用詞彙。

繁體

《毛索》的繁體形式為「毛索」。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時候,《毛索》這個詞的寫法可能與現代不完全相同,但整體上仍可辨認。

例句

1. 這件衣服的質地非常柔軟,像是一團細細的毛索。

2. 他手指間輕輕摩挲着那條發絲般的細小毛索。

組詞

相關的組詞有:
- 毛細:形容物體表面細小的毛狀或絲狀物。
- 細長:形容物體的形狀長而細。
- 纖維:指植物或動物體内的細長物質。

近義詞

與《毛索》相近的詞語有:
- 細絲:形容物體細長而絲狀。
- 細線:形容物體的線條細小。
- 柔軟:形容物體質地柔軟。

反義詞

《毛索》的反義詞是:
- 粗糙:形容物體表面不光滑,質感粗糙。
- 硬邦邦:形容物體硬質。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