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堆疊起來的蛋。比喻非常危險。 明 徐複祚 《投梭記·渡江》:“況今日手握重兵, 江 左危于纍卵。” 清 李漁 《慎鸾交·窮追》:“論軍行遲緩,關係着得失悲歡,有多少轉 泰山 成纍卵,都隻因誇未了,作皆完,差一着,覆全盤。”
“纍卵”是一個漢語詞彙,讀作lěi luǎn,其含義和用法可結合以下方面理解:
纍卵字面意為“堆疊起來的蛋”,比喻極其危險、不穩定的局勢或狀态。因蛋易碎,堆疊後稍有不慎便會倒塌,故常形容事物脆弱到隨時可能崩潰,如“危如纍卵”。
文學典故
明代徐複祚《投梭記·渡江》中寫道:“況今日手握重兵,江左危于纍卵”,以“纍卵”形容軍事局勢的危急。清代李漁《慎鸾交·窮追》中也有類似用法,強調“差一着,覆全盤”的風險。
現代應用
常用于書面或正式語境,描述政治、經濟、社會等領域的高度不穩定狀态,如:“公司資金鍊斷裂,已危如纍卵。”
與“危如累卵”近義的表達有“千鈞一發”“岌岌可危”等,均強調形勢緊迫、風險極高。
如需進一步了解具體文獻中的用例,可參考上述古籍或近現代作品。
纍卵是一個古漢語詞語,它指的是堆積如山的蛋,并表示多到難以計數的程度。纍卵可以分解為兩個部首,纍(絞糾部首)和卵(卵部首),其中纍的拼音是"lěi",卵的拼音是"luǎn"。
纍的部首是纟,它表示與線有關的意義。卵的部首是卩,它表示印章的形狀。
纍卵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中國的文化中,它出現在古書《荀子·勸學篇》中。“非學無以廣才,非志無以成學”之後,又舉了“動故纍卵”作為例子,意味着知識的累積如堆積如山的蛋一樣多。在這裡,纍卵借指學問知識的豐富和深厚。
纍卵的繁體字是纍卵,保留了原本的意義和結構。
在古時候的漢字寫法中,纍卵與現代漢字寫法略有不同。其中,卵字在古代寫法中多寫作“卵”,而非現代的“卵”。
以下是一些關于纍卵的例句:
1. 他的知識非常淵博,可以說是纍卵了。
2. 這個城市博物館收藏了海量的文物,簡直是纍卵。
3. 他從小時候就開始閱讀,所以如今的知識可以說是纍卵了。
纍卵的組詞:纍羽(指大量的羽毛),纍結(指糾纏不清),纍纍(指非常多的樣子)。
纍卵的近義詞:累積、堆積、大量。
纍卵的反義詞:稀少、少量。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