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題緘的意思、題緘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題緘的解釋

在書信函件封皮上題寫受件人姓名、官銜。 宋 高承 《事物紀原·公式姓諱·題緘》:“《事始》曰: 唐 元和 中 李趙公 權傾天下,四方緘翰日至。 蒲 路帥 卻士美 有珍獻 趙公 ,報書敍殷勤,誤入振武封中。振武 阿趺光進 知其誤,還之。公因命書吏,凡有書,題名籤官號以送之。于今為式,曰‘題緘’也。”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題緘”是一個漢語詞彙,拼音為tí jiān,其含義和用法可綜合以下信息進行解釋:

1.基本含義

指在書信或函件的封皮上題寫收件人的姓名、官銜等信息,以示尊重和規範。這一行為源于古代書信傳遞的禮儀要求,确保信件準确送達。


2.曆史典故與演變

根據宋代高承《事物紀原》記載,唐代官員李趙公(李吉甫)為避免信件誤送,要求書吏在信封上标注收件人姓名和官銜。這一做法逐漸演變為書信書寫的固定格式。


3.構成分析


4.現代應用

如今“題緘”一詞使用較少,但類似行為仍存在于正式信函中,如信封上的收件人信息填寫。其文化意義更偏向對傳統書信禮儀的象征性保留。


若需了解具體曆史案例(如唐代李趙公事迹),可參考《事物紀原》相關記載。

網絡擴展解釋二

題緘的意思

題緘是一個漢字詞語,表示在信函或書信上題寫封緘。它可以指題寫在封信或将要封尚未封好寫在信封前面的字句。

拆分部首和筆畫

題緘的部首是缶(fǒu)和纟(sī),共有9個筆畫。

來源

題緘這個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文化和書信文化。在古代,人們寫信時經常會在信封或信紙上标明發送人和接收人,以及封緘再寄出,以确保信件的完整性和安全性。因此,題緘意為給信件封緘之前,在信封上題寫内容。

繁體字

題緘的繁體字為題緘。

古時候漢字寫法

古時候,題緘的寫法可能會有所不同,但基本結構保持一緻。通常會寫成「緘」字的左邊是「口」字,右邊是「丶」。有時會将「口」字寫得稍微小一些。主要變化在于「缶」和「纟」這兩個部首的書寫形式和相對位置,可能會有一些細微的差異。

例句

1. 我在信封上題緘了一行字。

2. 他的信紙上常常題着緘語。

組詞

題名、題目、封緘、密封、信件。

近義詞

封題、題字、題寫。

反義詞

拆緘、開封。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