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賜的意思、德賜的詳細解釋
德賜的解釋
猶恩賜。《管子·四時》:“求有德賜布施於民者而賞之。”
詞語分解
- 德的解釋 德 é 人們共同生活及行為的準則和規範,品行,品質:美德。品德。公德。德行。道德。德性。德育(以一定的社會要求,進行思想的、政治的和道德的教育)。德才兼備。度德量力。德高望重。 心意,信念:一心一德。
- 賜的解釋 賜 (賜) ì 給,舊時指上級給下級或長輩給小輩:賜予。賜死。賞賜。恩賜。 敬辭:請賜教。希賜函。 賞給的東西,給予的好處:厚賜。受賜良多。 筆畫數:; 部首:貝; 筆順編號:
網絡擴展解釋
“德賜”是一個古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可綜合多個來源解析如下:
基本釋義
- 拼音:dé cì
- 核心含義:指恩賜、施予恩惠,強調因德行或恩德而給予的賞賜。
- 詞源:出自《管子·四時》:“求有德賜布施於民者而賞之”,意為對有德行且能布施恩惠于民的人進行獎賞。
字義分解
- 德:
- 指道德、品行,或特指好的德行(如“美德”“德高望重”);
- 也含恩惠之意(如“德澤”“感恩戴德”)。
- 賜:
- 指地位高者或長輩給予的財物、恩惠(如“賜予”“賞賜”);
- 敬辭,用于他人對自己的幫助或關照(如“賜教”)。
使用場景
- 古籍文獻:多見于先秦典籍,如《管子》中的政治治理語境。
- 現代應用:現代漢語中較少使用,偶見于文學創作或曆史研究。
補充說明
- 近義詞:恩賜、賞賜、惠賜。
- 反義詞:剝奪、懲罰。
- 例句參考:
“道德賜給我們的最大祝福便是輕視死。”(蒙田語,轉引自)
若需進一步了解古籍原文或具體用法,可查閱《管子》相關篇章或權威詞典(如滬江線上詞典)。
網絡擴展解釋二
德賜(dé cì)這個詞是什麼意思:
德賜是一個漢字詞語,意思是受到德行的賞賜或恩寵。它由"德"和"賜"兩個字組成,表示積累了無私善行的人受到上天或他人給予的回報和仁慈。
拆分部首和筆畫:
德賜的部首是"彳"(行走部首)和"貝"(財寶部首)。"德"部的筆畫數為7,"賜"部的筆畫數為6。
來源:
德賜這個詞的來源較為複雜。"德"源自于古代漢字的表示善行的部首,它整體表示道德和美德;"賜"表示賜予和給予的意思。兩個字組合在一起,表示人因為他的行為而受到上天或他人的賞賜。
繁體:
德賜的繁體字為「德賜」。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德賜這個詞的寫法與現代稍有不同。具體而言,在古代漢字中,"德"的首部是由兩個"彳"組成,"賜"的首部是由兩個"讠"組成。
例句:
1. 他長時間以來積累了許多善行,最後受到上天的德賜。
2. 他的聰明才智加上勤奮努力,赢得了老闆的德賜機會。
組詞、近義詞和反義詞:
組詞:德行、德操、德業
近義詞:賜予、賞賜、給與
反義詞:罰、懲、貶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