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短言的意思、短言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短言的解釋

(1). 漢 代注家譬況字音短促的用語。《公羊傳·莊公二十八年》“伐者為主” 漢 何休 注:“見伐者為主,讀伐短言之, 齊 人語也。” 清 錢大昕 《十駕齋養新錄·伐》:“長言,若今讀平聲;短言,若今讀入聲。”

(2).猶瑣言,瑣語。 漢 徐幹 《中論·務本》:“口給乎辯慧切對之辭,心通乎短言小説之文。”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短言”是古漢語中一個具有特定内涵的詞彙,主要包含以下兩層含義:

  1. 指《春秋》筆法中的一種簡略記述方式: 這是“短言”最核心和權威的含義。在經學,尤其是《春秋》學研究中,“短言”特指《春秋》經文在記錄曆史事件時,采用極其精煉、省略的表述方式。它不詳細展開事件的具體過程、細節或背景,僅用最少的文字點明事件本身或結果,以達到“微言大義”的效果,讓讀者從中體會聖人的褒貶之意。例如,《春秋·隱公元年》僅書“鄭伯克段于鄢”六字,即包含了複雜的曆史事件,便是“短言”的典型體現。這種筆法體現了《春秋》“一字褒貶”的特點。

  2. 泛指簡短的話語或文字: 在更廣泛的語境下,“短言”也可以指代篇幅短小、語言簡潔的話語、言論或文章。例如,劉勰在《文心雕龍·書記》中提到:“短言可以抒懷,單語可以窮理。”這裡的“短言”就是指簡短的言辭。這種用法側重于形式上的簡短,與上述《春秋》筆法的特定術語含義有所不同。

“短言”的核心專業含義源于《春秋》學,指其特有的、高度凝練省略的記事筆法,旨在寓褒貶于簡潔文字之中。其次,它也可泛指一般意義上的簡短話語或文字。

參考來源:

網絡擴展解釋

“短言”是一個漢語詞彙,主要有以下兩層含義:

1.音韻學術語(漢代注家用語)

2.文學或日常語境中的含義

補充說明

如需進一步探讨具體文獻中的用例,可參考《公羊傳》何休注或《中論》相關章節。

别人正在浏覽...

白榜榜撻弼導補攝不正當競争慘慘趁坊籌昏摴蒲刍議刺呼藂藂宕落蹈矩循彟等頭空電子器件帝則鬥葉子多門躲婆石餓狼奮不顧生豐登管鉗歸馮孤窭禾把闳駿胡孫藤堅持不懈驕炕芥拾急管繁絃雞毛蒜皮驚棹類次诔諡涼水砺戈秣馬柳季禮闱率臆名卿巨公密旨磨穿鐵硯拿班女妭盤盂陪貳輕騎簡從旗星柔情綽态三咤使費水腳速誅讨閑圍遶逶迆霞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