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舉直錯枉的意思、舉直錯枉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舉直錯枉的解釋

起用正直者而罷黜奸邪者。《論語·為政》:“ 哀公 問曰:‘何為則6*民服?’ 孔子 對曰:‘舉直錯諸枉,則6*民服。’” 何晏 集解引 包鹹 曰:“錯,置也。舉正直之人用之,廢置邪枉之人,則6*民服其上。”《隸釋·漢巴郡太守樊敏碑》:“舉直錯枉,譚思舊制。”亦作“ 舉直厝枉 ”、“ 舉直措枉 ”。《後漢書·楊彪傳》:“今天下纓緌搢紳,所以瞻仰明公者,以公聰明仁智,輔相 漢 朝,舉直厝枉,緻之雍熙也。” 唐 權德輿 《陸宣公<翰苑集>序》:“其在相位也,推賢與能,舉直措枉。”

詞語分解

關注詞典網微信公衆號:詞典網,回複:舉直錯枉漢語 快速查詢。

專業解析

"舉直錯枉"是一個源自中國古代經典的成語,具有深刻的治國理政和選人用人内涵。其詳細解釋如下:

一、成語釋義

"舉直錯枉"指提拔任用正直賢能的人,罷黜或壓制奸邪不正之人。其中:

二、出處與經典闡釋

該成語最早見于《論語·為政》:

"哀公問曰:'何為則民服?'孔子對曰:'舉直錯諸枉,則民服;舉枉錯諸直,則民不服。'"

(魯哀公問:"怎樣做百姓才會信服?"孔子回答:"提拔正直者置于奸邪者之上,百姓便信服;若提拔奸邪者置于正直者之上,百姓便不信服。")

此句強調用人導向對民心向背的決定性作用,是儒家"德治"思想的核心體現(來源:《論語譯注》,楊伯峻譯注)。

三、深層内涵

  1. 政治哲學

    主張通過選拔賢能、貶斥小人來實現政治清明,體現"任人唯賢"的治理原則。《漢書·武帝紀》中"舉直錯枉,政之寶也"進一步強化其治國方略價值(來源:《漢書》中華書局點校本)。

  2. 道德實踐

    延伸至個人修養領域,倡導親近正直之士、遠離品行不端者,如《後漢書·郅恽傳》所言:"舉直錯枉,以章士節"。

四、現代意義

在當代語境下,"舉直錯枉"常用于強調:

權威參考文獻

  1. 《論語·為政》(儒家經典原典)
  2. 《漢語大詞典》(漢語大詞典出版社)
  3. 《古代漢語詞典》(商務印書館)
  4. 《中國成語大辭典》(上海辭書出版社)

網絡擴展解釋

“舉直錯枉”是一個源自《論語》的成語,以下是詳細解釋:

一、釋義 指選拔正直賢良之人,罷黜奸邪佞人。其中:

二、出處 源自《論語·為政》:

哀公問曰:“何為則民服?”
孔子對曰:“舉直錯諸枉,則民服。”

三、字詞解析

四、用法與例子

  1. 古代文獻:東漢《樊敏碑》記載“舉直錯枉,譚思舊制”。
  2. 文學引用:清代《說嶽全傳》用此成語表達激濁揚清的政治主張。
  3. 現代場景:可用于形容選拔人才時應秉持公正原則的語境,屬中性成語。

注音:jǔ zhí cuò wǎng(拼音)。

别人正在浏覽...

凹窪拔碇百葉箱杯槃舞蕃渾不怯氣癡床出污泥而不染青蓮嬌惰侈獨守方枘凡號繁絲急管焚蕩奮張幹丐功庸官兵古器荷镫狠驕豢豹京油子吉祥郡厲刻闆叩問轑陽兩制烈節劉表牛隆踴輪雲落成典禮毛厘麽蟲美情彌天大禍謀財害命男觋昵語牌子曲貧惰羌煮潛身縮首罄宇乳雛茹荼三謡聖胤實據眡瞭手戳首冠素祇套供鐵穩玮藝五瘟使效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