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太上的意思、太上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太上的解釋

(1).最上,最高。《墨子·親士》:“太上無敗,其次敗而有以成。” 孫诒讓 間诂:“太上,對其次為文,謂等之最居上者。” 漢 司馬遷 《報任少卿書》:“太上不辱先,其次不辱身……最下腐刑極矣。” 宋 秦觀 《心說》:“太上見心而無所取捨,其次無心,其次虛心,其次有心。” 郭沫若 《創造十年續篇》七:“我們的作為國家而存在的太上支配權已經是老早被6*操在了别的一些什麼人手裡。”

(2).猶太古,上古。《禮記·曲禮上》:“太上貴德。” 鄭玄 注:“太上,帝皇之世。” 陸德明 釋文:“太上,謂三皇五帝之世。”《文選·應貞<晉武帝華林園集詩>》:“悠悠太上,民之厥初。” 李善 注:“太上,太古也。”

(3).指皇帝。《漢書·淮南厲王劉長傳》:“大王不察古今之所以安國便事,而欲以親戚之意望於太上,不可得也。” 顔師古 注引 如淳 曰:“太上,天子也。” 漢 王褒 《四子講德論》:“刺史見太上聖明,股肱竭力。”

(4).指上帝,天帝。 明 烏斯道 《月下彈琴記》:“太上以其影留下界,恐人褻慢,将命六丁取之。”

(5).太上皇。 晉 幹寶 《晉紀總論》:“至乃易天子以太上之號,而有免官之謡。” 唐 吳兢 《貞觀政要·論忠義》:“臣等昔受命太上,委質東宮。” 清 李漁 《玉搔頭·奸圖》:“那時節啊,我龍床肯讓,願為太上。”

(6).道教最高最尊之神的名前常冠以“太上”二字,以示尊崇。《雲笈七籤》卷九:“太上曰:‘心有神識,識道可尊。’”此指 太上道君 。

詞語分解

關注詞典網微信公衆號:詞典網,回複:太上漢語 快速查詢。

專業解析

“太上”一詞在漢語中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主要包含以下三層核心釋義,均源自古代經典文獻:


一、至高無上者(指帝王或聖賢)

本義指地位最高的統治者,後引申為道德或境界至高之人。

例證:

《左傳·襄公二十四年》:“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 此處的“太上”指最高層次的聖人,以德行為尊。

《禮記·曲禮上》:“太上貴德,其次務施報。” 鄭玄注:“太上,帝皇之世。” 強調上古帝王以德治國為最高境界。


二、道家思想中的終極存在

特指道家最高神“太上老君”(即老子),或宇宙本源“道”的化身。

例證:

《道德經》第十七章:“太上,下知有之……” 河上公注:“太上,謂太古無名之君也”,後道教尊其為神明。

《雲笈七籤》卷三:“太上曰:禍福無門,唯人自召。” 此處“太上”即道教尊神太上老君。


三、漢語複合詞中的引申用法

  1. “太上皇”:皇帝父親的尊號,源于秦始皇尊其父莊襄王為“太上皇”(《史記·秦始皇本紀》)。
  2. “太上忘情”:指聖人心境超脫世俗情感。語出《世說新語·傷逝》:“聖人忘情,最下不及情,情之所鐘,正在我輩。” 後世演化為“太上忘情”。

權威參考來源:

  1. 《左傳》釋義:中華書局《十三經注疏》本
  2. 《禮記》研究:上海古籍出版社《禮記集解》
  3. 《道德經》解讀:樓宇烈《老子道德經注校釋》
  4. 道教文獻:張君房《雲笈七籤》(中華書局點校本)
  5. 曆史制度:司馬遷《史記》(中華書局點校本)
  6. 典故溯源:餘嘉錫《世說新語箋疏》(中華書局)

網絡擴展解釋

“太上”一詞在漢語中具有多重含義,具體解釋需結合語境,主要可歸納為以下四類:

1.最上、最高

指事物或境界的至高層次,常用于強調地位、品質的極緻性。


2.上古時代

指遠古或三皇五帝時期,帶有對古代理想社會的推崇。


3.帝王相關

①指皇帝:漢代文獻中常以“太上”代稱天子。


4.道教尊稱

道教将“太上”冠于最高神祇名號前,以示至高無上。


補充說明

以上解釋綜合了曆史文獻、儒家經典及道教文化中的用法,需根據具體文本判斷其含義。如需進一步考證,可參考《漢書》《禮記》等古籍或道教典籍。

别人正在浏覽...

矮垛垛版刺倉迫慚慄長鳴丞史寵耀刺棹翠雲裘珰子蹈德短途兒女姻鋒鋭風濕輔齶負亂高略寒夢荷衣淮陰行還珠買椟戶門講帏蹇驢簡省驕卒驚歎不已金籯戟支诳動款引粱菽瓴甓亂愦粘吝繳繞劈刺頗奈七景清清謹謹秋實卻火雀入官如意算盤三車客韶秀神官沈潰使勁失事司令員汀沙通麤通信讬音帷帽無煙鋼巷詠遐念謏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