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秋實的意思、秋實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秋實的解釋

(1).秋季成熟的谷物及果實。《管子·國蓄》:“春賦以歛繒帛,夏貸以收秋實。” 漢 王充 《論衡·異虛》:“見春之微葉,知夏之有莖葉,覩秋之零實,知冬之枯萃,桑穀之生,其猶春葉秋實也。” 宋 梅堯臣 《凝碧堂》詩:“今來蓮已枯,碧水堕秋實。” 清 龔自珍 《己亥雜詩》之一二七:“隻是場師消遣法,不求秋實不看花。”

(2).比喻人的德行成就。《三國志·魏志·邢颙傳》:“採庶子之春華,忘家丞之秋實。” 北齊 顔之推 《顔氏家訓·勉學》:“夫學者猶種樹也,春玩其華,秋登其實,講論文章,春華也,修身勵行,秋實也。”

(3).喻指有德行的人。《晉書·應詹傳》:“收春華於京輦,採秋實於巖藪。”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秋實”是一個具有多重含義的漢語詞彙,其解釋可從以下三個方面展開:

一、本義:秋季成熟的果實與谷物

指秋天自然成熟的農作物或植物果實,如《管子·國蓄》中提到的“夏貸以收秋實”。這一含義強調季節與農業收獲的關系,例如“秋實”常與“春華”對應,形成“春華秋實”的成語,比喻耕耘與收獲的因果關系。


二、比喻義:德行與成就

  1. 人的德行成就
    如《三國志》中“采庶子之春華,忘家丞之秋實”,将“秋實”比作内在品德的修養成果,與“春華”(外在才華)形成對比。
  2. 指代有德行的人
    《晉書》中“收春華于京辇,采秋實于岩薮”,以“秋實”象征品德高尚之人。

三、文化内涵與使用場景

  1. 成語“春華秋實”的延伸
    既描述自然規律,也比喻文采與德行、付出與回報的關系,如“講論文章,春華也;修身勵行,秋實也”(《顔氏家訓》)。
  2. 文學與日常表達
    常用于詩句或祝福語,如“英名茂實”“平安結實”等(例句見)。

“秋實”從自然現象延伸至人文領域,既承載農耕文化的印記,也蘊含對品德與成就的贊美。如需進一步了解具體文獻或例句,可參考《管子》《三國志》等典籍或權威詞典。

網絡擴展解釋二

秋實

秋實(qiū shí)是指秋天豐收的果實,也可以指秋季成熟的農作物。這個詞的拆分部首是禾(hé)和實(shí),其筆畫數目分别是5和8。

在繁體字中,秋實的寫法與簡體字相同。

秋實這個詞來源于古代漢語,最早出現在《詩經·秋風辭》這首詩中,表達了收獲季節的喜悅和豐收的美好。後來,這個詞被廣泛地使用在文學作品和日常生活中,用來形容秋季農作物的成熟。

古時候漢字寫法中的秋實,實際上沒有太大的變化。因為它們仍然使用禾和實兩個部首,隻是在書寫方式上有所不同。

以下是一些關于秋實的例句:

1. 秋天是果實累累的季節,我們的果園裡到處都是秋實。

2. 每年的秋季,爺爺都會帶我們去果園采摘豐收的秋實。

3. 農民在這個季節辛勤地耕耘,為的就是收獲一片片金黃的秋實。

與秋實相關的組詞有:收獲、豐收、果實。

近義詞有:秋果、秋收。

反義詞有:春苗、夏苗。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