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戟支的意思、戟支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戟支的解釋

亦作“ 戟枝 ”。戟上橫出的刃。《後漢書·呂布傳》:“ 布 即一發,正中戟支。” 北周 庾信 《三月三日華林園馬射賦》:“非有心於蜓翼,豈留情於戟枝?” 唐 劉禹錫 《春日退朝》詩:“戟枝迎日動,閣影助松寒。”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戟支”是古代兵器“戟”的重要組成部分,以下是詳細解釋:

一、基本釋義

指戟上橫向伸出的刃部,是戟區别于其他長柄武器的關鍵結構。該詞亦作“戟枝”,兩種寫法可通用。

二、詞源解析

  1. 戟的構造:由直刃(槍尖)和橫刃(戟支)組成,形如「十」字。橫刃既可勾割又能刺殺,這種設計最早見于商代青銅戟。
  2. 文字演變:古代典籍中“支”與“枝”常互通,如《後漢書·呂布傳》記載呂布射中戟支化解争鬥的典故,此處即指橫刃部分。

三、文學用例

  1. 北周庾信《馬射賦》用“豈留情於戟枝”展現兵器細節
  2. 唐代劉禹錫《春日退朝》中“戟枝迎日動”生動描繪了朝堂儀仗場景

四、延伸知識

戟支的特殊構造使其成為古代儀仗隊常用兵器,如唐代皇宮衛隊的門戟,橫刃在陽光下會産生獨特光影效果,故有“戟影”、“戟枝”等詩化表達。

注:如需了解具體朝代戟支的形制演變,可查閱《中國古兵器圖錄》等專業著作。

網絡擴展解釋二

《戟支》的意思

《戟支》是一個漢字詞語,指的是戰争中使用的一種長杆武器。戟支有着尖銳的金屬頭,可以用來刺擊敵人或阻擋敵方的攻擊。

部首和筆畫

《戟支》一詞的部首是“戈”,它出現在詞語的左側部分。該字一共包含13個筆畫。

來源和繁體字

《戟支》這個詞的來源比較古老,最早可以追溯到西周時期。這個詞通常由兩個繁體字組成:「戟」和「支」。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書寫中,「戟支」的寫法沒有太大變化。隻是在楷書字體出現之後,書寫風格有所改變。在篆書和隸書時期,「戟支」的形狀較為方正,線條幾乎都是直的。而在楷書時期,字形逐漸走向豐滿,筆畫的形狀也略有變化。

例句

1. 士兵手持戟支,排列在陣前,威風凜凜。

2. 他用戟支擋住敵軍的攻擊,保護了戰友的安全。

組詞

戰戟、戟盾、戟騎、戟幫、戟士

近義詞

兵器、武器、戰具

反義詞

和平、和解、友善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