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官名。見“ 大3樂 ”。
“太樂”一詞在不同語境下有多種解釋,需結合發音和用法區分:
作為官職名稱(讀音 tài lè)
指古代掌管禮樂事務的官署或官職,同“大樂”。例如:周邦彥曾擔任太樂正,負責宮廷音樂管理。此用法多見于曆史文獻,如《宋史》中提到的“太樂署”即屬此類機構。
作為成語(讀音 tài yuè)
基本含義為“非常快樂、極其愉悅”,由“太”(表程度)和“樂”(快樂)組合而成,用于形容極度喜悅的狀态。例如:“聽聞喜訊,他心中太樂,難以自持。”
其他注意事項
建議具體使用時,根據語境選擇對應讀音及釋義。若涉及曆史官職,可進一步查閱《曆代職官表》等權威資料。
太樂(tài yuè)是一個漢字詞語,由兩個部分組成,分别是太字部首“大”和樂字部首“欠”。太字部首表示“大”、“巨大”之意,樂字部首表示“高興”、“愉悅”之義。太樂合在一起,意味着非常快樂、高興的狀态。
這個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中國。在古代,太樂是指皇室舉行盛大宴會、舉辦隆重儀式時所演奏的音樂。在中國古代的宮廷文化中,音樂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被視為祭祀神靈、表達吉祥之意的重要儀式。太樂就是指那些具有莊嚴、隆重、喜慶氣氛的音樂。
太樂的拆分部首是“大”和“欠”。其中,“大”是太字的部首,表示“巨大”;“欠”是樂字的部首,表示“欠缺”、“不足”。太樂共有15個筆畫。
太樂的繁體字為「太樂」。
在古代,太樂的漢字寫法有所不同。在清朝時期,太樂的漢字寫作「太樂」。在更早的古代文獻中,也可以看到太樂的其他寫法,例如「太樂」。
1. 每年舉辦的國慶慶典上,人們沉浸在太樂的氛圍中。
2. 他喜愛音樂,彈奏鋼琴時總是神采飛揚,滿臉太樂的笑容。
3. 此次音樂會以太樂為主題,将為觀衆帶來一場無與倫比的音樂盛宴。
1. 太陽 2. 太空 3. 太子 4. 太平 5. 太長
1. 大快人心 2. 興高采烈 3. 高興
1. 憂傷 2. 壓抑 3. 不快樂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