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形容苔藓叢生,如錦繡鋪地。 宋 楊萬裡 《野炊猿藤徑樹下》詩:“苔錦銀槍竈,蘆茸玉帳氊。” 元 馬祖常 《送毛真人還山》詩:“雨灑石壇苔錦滑,日穿油幌竹書光。”
“苔錦”是一個中文詞彙,其含義可結合以下信息解析:
“苔錦”形容苔藓叢生,如同錦繡鋪地的景象。其中,“苔”指苔藓植物,“錦”比喻色彩斑斓的絲織品,整體通過比喻手法描繪苔藓密集且富有美感的自然狀态。
該詞常見于古典詩文:
苔藓本身喜陰濕環境,常覆蓋于岩石、樹根等處,形成綿密如毯的視覺效果。古人以“錦”作比,既突顯其色澤層次,也賦予自然景物詩意化的表達。
《苔錦》是一個詞,其意思是指覆蓋在地面上的綠色苔藓,形成像錦緞一樣的美麗圖案。它同時也可以用來形容庭院、牆壁等處長滿苔藓,美觀而且有一種古樸的氛圍。
《苔錦》的拆分部首是“艹”和“金”,其中“艹”代表植物部首,“金”代表金屬部首。這個詞的總筆畫數為10畫。
《苔錦》一詞來源于古代文學作品《缙紳令·苔錦緞》,意為使用苔藓制作的錦緞。最早出現在明代文學家楊慎的這首詞中,後來經過流傳和使用,逐漸成為一個獨立的詞語。
在繁體字中,苔錦的寫法并無變化,仍然是“苔錦”。
在古代漢字中,苔錦的寫法與現代稍有不同,其中“苔”字的“艹”部分寫為“卄”(兩撇),而“錦”字的“金”部分寫為“釒”(左邊橫折鈎)。
1. 整個庭院被苔錦覆蓋,給人一種甯靜而古樸的感覺。
2. 這座古老的寺廟牆壁上長滿了苔錦,宛如一幅自然的繪畫。
苔藓、苔石、苔癬、錦緞、錦帶等。
苔藓、苔石、青苔、苔藻。
幹燥、光滑、清潔。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