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軍禮的意思、軍禮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軍禮的解釋

(1) [honors]∶舊時指軍中的禮儀

(2) [military salute]∶軍人的禮節;軍中的禮節

詳細解釋

(1).古代五禮(吉、兇、軍、賓、嘉)之一。《周禮·春官·大宗伯》:“以軍禮同邦國。” 郭沫若 《蒐苗的檢閱》:“例如我們 中國 的 周 代,在一年四季裡也都是有軍事上的操練的,春天的叫作振旅,夏天的叫着拔舍,秋天的叫着治兵,冬天的叫着大閱。這些是被稱為‘軍禮’。”

(2).軍法。《左傳·襄公三年》:“寡人之言,親愛也;吾子之讨,軍禮也。” 楊伯峻 注:“軍禮猶言軍法也。”

(3).軍中的禮節。《漢書·周勃傳》:“将軍 亞夫 揖,曰:‘介胄之士不拜,請以軍禮見。’”《三國演義》第十四回:“ 夏侯惇 引 許褚 、 典韋 等,至駕前面君,俱以軍禮見。”

(4).指今軍隊中所行的敬禮,分五種:立正、注目、舉手、舉槍和舉刀。 沙汀 《涓埃集·闖關》:“ 餘明 穿着整齊,十分娴熟的敬着軍禮。”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軍禮”一詞在不同曆史時期和文化背景下有多層含義,主要可分為古代和現代兩方面的解釋:

一、古代含義

  1. 五禮之一
    西周時期,“軍禮”是五禮(吉、兇、軍、賓、嘉)的重要組成部分,主要用于軍事活動和軍隊管理。例如:

    • 大師之禮:征伐前祭祀、誓師等儀式;
    • 大役之禮:營造工程時征調民力的規範;
    • 大封之禮:确認疆界的儀式(參考)。
  2. 軍法規範
    古代軍禮也指代軍法,如《左傳》中“軍禮猶言軍法也”,強調軍隊紀律與行為準則。

  3. 軍事儀式
    包括戰前動員(誓師)、戰後凱旋等禮儀,旨在鼓舞士氣和規範軍隊秩序。


二、現代含義

  1. 軍人禮節
    指軍人之間的行為規範,常見形式包括:

    • 舉手禮:手掌外翻,指尖觸帽檐;
    • 注目禮:立正注視受禮者;
    • 持槍禮:閱兵或儀仗場合的特殊禮節(綜合)。
  2. 象征意義
    軍禮不僅是禮儀,更體現軍人的紀律性、榮譽感和對職責的尊重。例如,士兵向國旗敬禮表達忠誠,戰友間敬禮傳遞信任。


三、曆史典故

“軍禮”從古至今始終與軍事活動的規範性和儀式感緊密相關,既是制度也是行為準則。如需進一步探讨古代軍禮細節,可參考《周禮》《左傳》等典籍。

網絡擴展解釋二

軍禮的意思

軍禮是指軍人在軍事儀式中所表現出的一種莊重、嚴肅的儀态和舉止。它是軍隊内部的一種行為規範和軍事禮節的具體體現。

拆分部首和筆畫

軍禮這個詞的拆分部首是冖和示,拆分筆畫為13劃。

來源與繁體

軍禮這個詞源于古代漢語,原本的寫法是「軍禮」,後來逐漸變化為現代簡體字的形式「軍禮」。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中,軍禮的寫法多種多樣。例如《說文解字》中寫成「軍禮」,《康熙字典》中寫成「軍羽」等。

例句

1. 在莊嚴的軍禮儀式中,他向将軍敬了一個标準的軍禮。

2. 軍人通過長時間的訓練,掌握了行軍禮儀的規範和技巧。

3. 參與軍事演習的士兵們嚴肅地行着整齊劃一的軍禮。

組詞

軍法、軍事、軍官、軍營、軍旗、軍車、軍隊

近義詞

軍事禮儀、軍令、軍紀

反義詞

無禮、隨意、放任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