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謂獻捷于祖廟。《周禮·春官·大司樂》:“王師大獻,則令奏愷樂。” 鄭玄 注:“大獻,獻捷於祖。”
(2).豐厚的供獻。《韓詩外傳》卷八:“ 楚國 之法,商人欲見於君者,必有大獻重質。”
“大獻”是一個漢語詞語,主要包含以下兩層含義:
指在軍事勝利後,将戰利品或捷報進獻到祖廟,以示對祖先的告慰和敬意。這一用法源自《周禮·春官·大司樂》的記載:“王師大獻,則令奏愷樂”,鄭玄注解為“大獻,獻捷於祖”。古代通過這種儀式,既彰顯功績,也體現宗法制度中對祖先的尊崇。
指進獻豐厚的貢品或禮物。例如《韓詩外傳》卷八提到:“楚國之法,商人欲見於君者,必有大獻重質”,說明在特定場合(如求見君主)需以厚禮表達誠意。
部分現代詞典(如、7)将其擴展為成語,形容“以非凡勇氣和奉獻精神投入事業”,但這一解釋更接近現代語境下的引申義,需結合具體上下文使用。例如造句“丹尼的大獻殷勤讓安妮受寵若驚”,此處“大獻”強調行為的主動性和強度。
“大獻”的核心含義圍繞“鄭重進獻”展開,既包含古代禮儀中的軍事獻捷,也涉及物質貢獻。現代使用中需注意語境差異,避免與固定成語混淆。
《大獻》是一個漢字詞組,意為“大力、大幅度地奉獻”。它由“大”和“獻”兩個字組成。
段落2:部首和筆畫“大”字的部首是“大”字本身,它的筆畫數為3。而“獻”字的部首是“犬”字,它的筆畫數為8。
段落3:來源和繁體《大獻》一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用來形容人們極為慷慨、全身心地奉獻自己的才華、勞動、財富等。在繁體字中,詞組的寫法與簡體字相同。
段落4:古時候的漢字寫法在古時候,漢字的寫法和現代略有不同。例如,《大獻》一詞可寫作“大獻”,其中的“獻”字由兩個部首組成,即“礻”和“犬”。
段落5:例句以下是使用《大獻》這個詞的例句:
1. 他為公司的發展大獻自己的智慧和經驗。
2. 這位畫家大獻心血,完成了一幅名畫。
段落6:組詞、近義詞和反義詞《大獻》這個詞可以與其他詞組搭配使用形成新的意義,比如“大獻愛心”、“大獻忠誠”等。與其近義詞包括“全心全意”、“竭盡全力”等,而反義詞則可以是“敷衍塞責”、“草率從事”等。
希望以上回答能滿足您對《大獻》這個詞的相關要求。如果還有其他問題,請隨時提問!【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