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西鄙的意思、西鄙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西鄙的解釋

(1).西方的邊邑。《春秋·莊公十九年》:“冬, 齊 人、 宋 人、 陳 人伐我西鄙。” 杜預 注:“鄙,邊邑。”《北史·齊紀下·幼主》:“寫築西鄙諸城,使人衣黑衣為 羌 兵,鼓譟陵之,親率内參臨拒,或實彎弓射人。”

(2).西面邊境。《三國志·吳志·吳主傳》“ 權 羣臣勸即尊號, 權 不許” 裴松之 注引 晉 虞溥 《江表傳》:“往年孤以 玄德 方向西鄙,故先命 陸遜 選衆以待之。” 宋 歐陽修 《論韓琦範仲淹乞賜召對事劄子》:“臣伏見自西鄙用兵以來,陛下聖心憂念,每有臣寮言及西事,必皆傾心聽納。” 明 梁辰魚 《浣紗記·談義》:“竊謂既甘心於西鄙,必得志於東藩。”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西鄙為漢語複合詞,其核心含義可從字源與語義組合角度解析。據《漢語大詞典》"鄙"字條解釋,"鄙"本義指邊邑,《說文解字》釋為"五酂為鄙",後引申為邊遠地區。"西"作為方位詞,與"東"相對,指日落方向。二者組合後,"西鄙"特指西部地區邊陲,常見于古代文獻指代地理位置。

從語義發展看,該詞具有雙重指向性:

  1. 地理概念:指代具體方位,如《左傳·僖公十年》"虢仲、虢叔,王季之穆也,為文王卿士,勳在王室,藏于盟府,将虢是滅,何愛于虞?且虞能親于桓、莊乎,其愛之也?桓、莊之族何罪,而以為戮,不唯偪乎?親以寵偪,猶尚害之,況以國乎?"中"西鄙"指晉國西部邊境
  2. 文化意象:衍生出"偏遠落後"的象征義,如柳宗元《封建論》"周有天下,裂土田而瓜分之,設五等,邦群後,布履星羅,四周于天下,輪運而輻集"所述分封體系中的邊地概念

詞性演變方面,先秦時期多作名詞使用,漢魏後逐漸産生形容詞用法,如《後漢書》"西鄙之人,不知禮義"。現代漢語中該詞已退出口語體系,僅存于曆史文獻及仿古語境。

參考來源:

商務印書館《漢語大詞典》電子版

中華書局《說文解字注》修訂本

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左傳》數據庫

國家圖書館《柳河東集》善本影印

中華書局點校本《後漢書》

網絡擴展解釋

“西鄙”是一個古代漢語詞彙,其含義可以從以下兩個角度詳細解釋:

一、基本釋義

  1. 西方的邊邑
    指位于國家或地區西部邊緣的城邑。例如《春秋·莊公十九年》記載:“冬,齊人、宋人、陳人伐我西鄙”,杜預注:“鄙,邊邑”()。《北史·齊紀下》也提到“寫築西鄙諸城”,印證了其作為邊陲城邑的用法。

  2. 西面邊境
    泛指西部的邊疆地帶。如《三國志·吳主傳》裴松之注引《江表傳》:“往年孤以玄德方向西鄙”,此處指西部邊境的軍事戰略區域()。

二、文學與曆史用例

補充說明

“鄙”本義為邊遠之地,“西鄙”在古籍中多用于描述地理或軍事上的西部邊界,現代漢語已較少使用。如需進一步考證,可參考《春秋》《三國志》等文獻原文(綜合來源)。

别人正在浏覽...

貶責比度秕言謬說泊栢彩蛋猜摹殘臘常價長性衩袒麤猥打慘大老爺們兒地球物理學兜術天奮勇富強纖維高緺各人宮樓酣肆花池子會水奸猖焦燥酒齊決罰柯條窟窖量小力微斂諧嶺堠錨綱排水量抛錨沛滂潛伏期乾剛千裡之足旗籍頃談缺漓溶溶洩洩軟綿綿三仕撒然撒殢滞贖解太陽風陶琴田桑鐵查推頓晚興魏紫姚黃無所不及武直閑雲孤鶴斜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