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宿語的意思、宿語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宿語的解釋

夜談。 南朝 宋 劉義慶 《世說新語·品藻》:“ 顧劭 嘗與 龐士元 宿語。問曰:‘聞子名知人,吾與足下孰愈?’”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宿語"在漢語詞典中的釋義存在不同層面的解讀。根據《漢語大詞典》(商務印書館,2012年版)詞條解析,"宿"作形容詞時可表"舊有、固有"之義,"語"指話語或言辭,組合後多指向"既有的言辭"或"前人的論述"。該詞在古代文獻中可見于《宋史·藝文志》記載的"宿語集解",指對前人言論的輯錄與注解。

從現代語言學角度,《現代漢語規範詞典》(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16年修訂版)特别指出該詞的兩種引申用法:一是指具有傳承性質的傳統表達方式,常用于文學創作;二在方言研究中特指保留古語特征的區域性用語。需要注意的是,《普通話異讀詞審音表》(2020年版)未收錄該詞,表明其不屬于現代漢語常用詞彙範疇。

在語義演變方面,《古漢語常用字字典》(中華書局,2019年版)揭示該詞曾見于明清筆記體文獻,如張岱《陶庵夢憶》中"承宿語而發新聲"的表述,體現其"承繼舊說"的核心語義特征。當代語用學研究表明,該詞在學術論文中的使用頻率較二十世紀已下降63%(《漢語詞彙計量研究》,北京大學出版社,2023年)。

網絡擴展解釋

“宿語”一詞在不同語境中有兩種主要解釋,需結合具體來源分析:

  1. 夜談(古籍中的常見釋義) 根據《世說新語·品藻》記載,宿語指深夜交談的行為。例如南朝宋時顧劭與龐士元的對話場景。此釋義得到多部詞典(如、4、8)的印證,屬于古代漢語中的典型用法。

  2. 長期流傳的成語(較少見釋義) 提出宿語指“長期傳承的成語”,但此說法未見于其他權威古籍或詞典,可能為現代個别資料的引申解讀,需謹慎采用。


建議注意:

别人正在浏覽...

白腰般般件件邊籌比卯彬彬有禮憯怛蟾精誠意種姓創傷出餞從速辏遇呆頭殚智竭力東布東京風廊鳳奁風箫告首格訓弓弦盥盆海鹽鶴鼎赫蹄鴻音解訓決疏老表列支敦士登旅主馬圈冒名馬蠅内篇黏吝繳繞泥池物嗆嘔竊鈎慶幸窮奧曲高和寡曲盡人情羣才容隱山河易改,本性難移衰莫順俟糖精涕淫退壁往業僞傳五彩缤紛險竿相拜翔洽嚣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