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列支敦士登的意思、列支敦士登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列支敦士登的解釋

中歐内陸國。位于萊茵河上遊東岸。面積160平方千米。人口29萬(1991年)。首都瓦杜茲。工業發達。郵票銷售和假牙制造聞名世界。旅遊業興盛。

專業解析

列支敦士登(Liechtenstein)是歐洲中部的一個内陸微型國家,漢語詞典對其解釋可分為以下維度:

  1. 基本釋義

    列支敦士登是專有名詞,拼音為“liè zhī dūn shì dēng”,詞性為地名。指位于阿爾卑斯山脈中部、萊茵河谷上遊的君主立憲制國家,首都為瓦杜茲(Vaduz)。其國土面積約160平方公裡,官方語言為德語,以金融業、旅遊業和郵票發行聞名《現代漢語詞典》。

  2. 詞源與翻譯

    名稱源自德語“Liechtenstein”,為統治家族姓氏。18世紀初,神聖羅馬帝國将此地授予列支敦士登家族,後以家族名命名國家。漢語譯名結合音譯與意譯:“列支敦”對應“Liechten”,“士登”為“stein”的音譯《世界地名翻譯大辭典》。

  3. 例句與用法

    • 例句:“列支敦士登雖小,卻是全球人均GDP最高的國家之一。”
    • 常見搭配:如“列支敦士登公國”“列支敦士登人”。
  4. 相關知識

    該國實行議會民主制與君主制結合的政治制度,國家元首為世襲大公。因其低稅率政策,吸引衆多跨國企業注冊《列支敦士登政府官網》。文化上保留傳統阿爾卑斯民俗,如每年8月15日的國慶慶典《歐洲國家文化志》。

(注:實際引用來源需替換為真實可訪問的權威鍊接,此處僅為示例标注。)

網絡擴展解釋

“列支敦士登”是歐洲中部一個内陸袖珍國家的名稱,全稱為列支敦士登公國(德語:Fürstentum Liechtenstein)。以下是關于該詞的詳細解釋:


一、基本含義

作為專有名詞,“列支敦士登”特指位于阿爾卑斯山中部和萊茵河谷的主權國家,而非普通詞語或成語。其名稱源于統治家族“列支敦士登”,該家族起源于奧地利,并于1719年正式建國。


二、國家概況

  1. 地理位置

    • 位于瑞士與奧地利之間,國土面積僅160.5平方公裡(約北京市面積的1/100),是世界上僅有的兩個雙重内陸國之一(另一個為烏茲别克斯坦)。
    • 地形以山地為主,僅西部約1/3區域為萊茵河沖積平原。
  2. 人口與經濟

    • 總人口約3.8萬(2018年數據),官方語言為德語,88%居民信奉天主教。
    • 經濟高度發達,以精密工業(如假牙制造)、金融業和旅遊業聞名,人均GDP位居世界前列。
  3. 政治體制

    • 實行世襲君主立憲制,不設常規軍隊,外交和關稅由瑞士代管。

三、曆史背景


四、文化特色


五、常見誤解


如需進一步了解旅遊、簽證或曆史細節,可參考權威來源如、8、10等。

别人正在浏覽...

白洋邊徼渤湧長休飯程朱之學春英辭説藂雜答賦道迎彫困東…西…都撚鍛柳妒害多面角二并四具飛杭俸料分光奮起直追幹嘔敢死顧讓魂想夾腦風積敝即溜久息勌勤狼顧麕驚寮位六根清浄六枝子録音馬杌甍标門衰祚薄免開尊口木劄鞶帶蓬顆片茶怯悔侵亂窮途落魄全民如履平地燒汞韶光淑氣勢利鬼失抎淘碌讨亡罔利晚婚晚月硖路香培玉琢鹹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