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乾豆的意思、乾豆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乾豆的解釋

放在祭器中供祭祀用的幹肉。乾,幹肉。豆,祭器。《禮記·王制》:“天子諸侯無事,則歲三田,一為乾豆,二為賓客,三為充君之庖。” 鄭玄 注:“乾豆,謂臘之以為祭祀豆實也。” 漢 揚雄 《長楊賦》:“恐不識者,外之則以為娛樂之遊,内之則不以為乾豆之事。” 唐 杜甫 《朝享太廟賦》:“已而上乾豆以《登歌》,美《休成》之既饗。”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乾豆”一詞的含義需結合不同來源和語境進行解釋,主要存在以下兩種理解:

一、祭祀用品的傳統釋義(主流解釋)

根據權威古籍及文獻記載,“乾豆”讀作gàn dòu,指古代祭祀時盛放在祭器中的幹肉:

  1. 字義拆分:
    • 乾:通“幹”,指風幹的肉類祭品。
    • 豆:古代祭祀用的禮器,形似高腳盤,用于盛放祭品。
  2. 文獻佐證:
    • 《禮記·王制》記載:“天子諸侯無事,則歲三田,一為乾豆,二為賓客,三為充君之庖。” 鄭玄注:“乾豆,謂臘之以為祭祀豆實也。”
    • 唐代杜甫《朝享太廟賦》中亦有相關用法。

二、形容品德的引申義(非主流解釋)

部分現代詞典(如查字典)将其解釋為成語,讀作qián dòu,意為“幹淨的豆子”,比喻人品德純潔正直。但此釋義未見于古籍,且權威性較低,可能為現代引申或誤傳。

使用注意

建議優先參考《禮記》《漢典》等傳統文獻釋義,避免混淆古今用法差異。

網絡擴展解釋二

乾豆是什麼意思

乾豆是指曬幹後的豆子,多指黃豆。

拆分部首和筆畫

乾豆的部首是豆,共有11筆。

來源

乾豆這個詞來源于中國傳統文化,也是古代人們對曬幹的豆子的稱呼。

繁體

繁體字“乾”在台灣和香港地區常常被使用,表示乾燥、幹燥等含義。

古時候漢字寫法

古時候,“乾”字的寫法與現代漢字有所不同,當時的寫法是以“一”字配“十”字,表示陽剛之氣。

例句

1. 農民将豆子曬幹,制成乾豆供儲存和食用。

2. 這家餐廳用上等乾豆制作的豆腐口感鮮美。

組詞

乾燥、乾坤、乾旱、乾淨、乾爽、乾瘦。

近義詞

幹豆、曬豆。

反義詞

生豆、濕豆。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