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竭誠盡節”是一個漢語成語,其含義和用法可綜合以下要點進行解析:
該成語最早出自漢代劉向的《極谏用外戚封事》。文中提到,呂後家族專權時,“賴忠正大臣绛侯、朱虛侯等竭誠盡節以誅滅之,然後劉氏複安”,即通過忠臣的全力效忠與犧牲,才使漢室恢複安定。
在現代語境中,該詞不僅用于曆史人物的描述,還被引申為對理想信念的堅守,例如黨員幹部需“對黨和人民懷赤誠之心,為維護形象甘願奉獻甚至犧牲”。
通過以上分析可見,“竭誠盡節”既承載曆史典故,又蘊含對忠誠品格的深刻诠釋,適用于描述個人或集體在道德與責任上的高度投入。
《竭誠盡節》是一個成語,常用來形容人們在工作、學習或其他活動中全力以赴,付出最大的努力和奉獻。
《竭誠盡節》的拼音是"jié chéng jìn jié"。拆分部首是"立"和"言"。
《竭》的筆畫是9畫。
《誠》的筆畫是6畫。
《盡》的筆畫是6畫。
《節》的筆畫是5畫。
《竭誠盡節》最早出自《論語·子罕》:“朝聞道,夕死可矣!人亦有詩與?”此句的意思是:“早晨聽到道義,晚上死去也可以了!人還有詩歌嗎?”其中的“早晨聽到道義,晚上死去也可以了!”就是指竭誠盡心地去學習,将所學應用于實踐,無怨無悔地為之奮鬥。
繁體字的寫法是《竭誠盡節》。
在古代寫法中,有些字的形狀與現代寫法有所不同。以《竭誠盡節》為例:
《竭》在古代寫法中,"立"部在上面,"吉"在下面。
《誠》在古代寫法中,"中"部在上面,"言"在下面。
《節》在古代寫法中,"束"部在上面,"劣"在下面。
1. 他在團隊合作中竭誠盡節,取得了顯著的成果。
2. 她以竭誠盡節的精神投入到教育事業中,受到了學生和家長的一緻好評。
1. 誠心竭力
2. 盡力而為
3. 忠誠奉獻
1. 全力以赴
2. 全心全意
3. 全情投入
1. 敷衍塞責
2. 半途而廢
3. 虛有其表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