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約或規定的條款。 郭沫若 《集外·<國防·污池·煉獄>》:“一切的用語,都是一種有社會性的規約。” 夏丏尊 葉聖陶 《文心》九:“開頭有‘規約’在這裡,我們看呀。”
“規約”是一個多領域使用的術語,其核心含義是“各方共同遵守的協議條款”,但在不同語境下有具體延伸。以下是詳細解釋:
基本含義
指經過協商或協議形成的共同遵守的條款,具有約束性和規範性。例如《羅馬規約》是國際刑事法院的創立文件,規定了法院的管轄範圍和運作方式。
雙重功能
既是法律或制度文件中的具體條款(如競賽規約),也可指對行為的限制(如“用理智規約言行”)。
在軟件開發中,規約(Specification,簡稱Spec)是對象與使用者之間的協議,明确功能、輸入輸出要求及約束條件,具體包括:
如需更多實例或擴展領域,可參考上述來源中的具體網頁内容。
規約是一個漢語詞語,由兩個部分組成:規和約。
規字由“⺆”和“⺼”兩個部首組成,共五個筆畫。其中,“⺆”是指手的部首,“⺼”是指肉的部首。
約字由“⺣”和“㫃”兩個部首組成,共八個筆畫。其中,“⺣”是指纟的部首,“㫃”是指糺的部首。
規約這個詞來源于古代漢字,早在《說文解字》中就有對這個詞的解釋。在繁體字中,規約的寫法與簡體字相同。
古時候漢字的寫法與現代有所不同。規字在古代寫法中的“⺆”部分更加像一個手臂的形狀,而不是現代簡化後的樣子。約字的繁體寫法則是由“糾”和“㫃”組成。
以下是含有規約的例句:
1. 在這個社會中,人們需要遵守社會的規約。
2. 她與朋友之間達成了一項規約,互相幫助。
規約的主要意思是遵循明确的規則和約定,以便達到特定的目标或目的。與規約相關的一些組詞有:遵約、觸約、違約等。
規約的近義詞包括:規矩、規則、準則等。而反義詞則有:放任、放縱、違規等。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