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器物已滿盈但不溢出。比喻有資財而不浪用,有才能而不自炫,善于節制守度。《呂氏春秋·察微》:“《孝經》曰:‘高而不危,所以長守貴也;滿而不溢,所以長守富也。富貴不離其身,然後能保其社稷,而和其民人。’ 楚 不能之也。” 漢 桓寬 《鹽鐵論·褒賢》:“故君子時然後言,義然後取,不以道得之不居也。滿而不溢,泰而不驕。”《後漢書·光武帝紀上》:“策曰:‘在上不驕,高而不危;制節謹度,滿而不溢。’”
“滿而不溢”是一個漢語成語,其含義可從以下角度解析:
字面意義:指容器裝滿液體但不會溢出,強調物理層面的充盈與節制。
比喻意義:形容人擁有財富、才能或地位時,能保持謙遜低調,不炫耀濫用,體現自我約束的品德。
該成語不僅強調物質層面的節制,更指向精神修養:
如需進一步了解曆史典故或具體文獻背景,可參考《呂氏春秋》《孝經》等典籍原文。
滿而不溢是一個成語,用來形容物品充滿了但沒有溢出來。它傳達了控制自己欲望的意義。
滿:水部,11畫
而:⺧部,6畫
溢:水部,12畫
這個成語來源于古代的《蔔辭》。《蔔辭》是古代中國人用于蔔筮的一種文獻,其中“滿而不溢”一詞被用來形容祭祀時供品盛滿而不會溢出。
滿而不溢的繁體字為「滿而不溢」。
在古時候,滿而不溢的漢字寫作「滿而不溢」,沒有簡化的字形。
1. 他的工作能力非常高,同時也能滿而不溢地處理各種事務。
2. 這個杯子設計得很巧妙,可以滿而不溢,避免了灑出來的風險。
1. 充滿:指某物被填滿或充實。
2. 滿載:指某物裝滿了最大限度的容量。
3. 溢出:指某物因過滿而流出來。
1. 盈餘:指某物超出了原本所需的部分。
2. 飽和:指某物已經充滿或達到極限。
1. 不滿:指某物沒有填滿或充實。
2. 溢漏:指某物因為不完整或不穩定而流失或流出來。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