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歲陽的意思、歲陽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歲陽的解釋

(1).亦稱“ 歲雄 ”。古代以幹支紀年,十幹叫“歲陽”。《爾雅·釋天》:“太歲在甲曰閼逢,在乙曰旃蒙,在丙曰柔兆,在丁曰強圉,在戊曰著雍,在己曰屠維,在庚曰上章,在辛曰重光,在壬曰玄黓,在癸曰昭陽:歲陽。” 宋 洪邁 《容齋三筆·歲月日風雷雄雌》:“ 虞喜 天文論, 漢 《太初曆》十一月甲子夜半冬至雲:‘歲雄在閼逢……’又雲:‘甲歲雄也,畢月雄也,陬月雌也。’大抵以十幹為歲陽,故謂之雄,十二支為歲陰,故謂之雌。”

(2).《詩·小雅·采薇》:“曰歸曰歸,歲亦陽止”。 毛 傳:“陽,曆陽月也。” 鄭玄 箋:“十月為陽。”後用以指農曆十月。 宋 司馬光 《祭劉大卿文》:“歲陽四浹,零落幾盡。” 郭沫若 《東風集·題桂花軒》:“歲陽時節如初夏,紫貝天葵酌滿杯。”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歲陽”一詞主要有以下兩種解釋,需結合不同文獻來源綜合理解:

  1. 幹支紀年中的十幹稱謂 古代以天幹地支紀年時,将十天幹(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稱為“歲陽”,與十二地支(歲陰)組合形成完整的幹支系統。例如:

    • 甲年對應“阏逢”,乙年對應“旃蒙”,以此類推,形成“阏逢·攝提格”等六十個年名組合。
    • 此用法最早見于《爾雅·釋天》,漢代《太初曆》進一步規範,形成六十年循環的紀年體系。
  2. 指農曆十月 源自《詩經·小雅·采薇》中“歲亦陽止”的記載,漢代學者毛亨和鄭玄注解為“十月為陽”,因此“歲陽”成為農曆十月的别稱。

其他補充說明:

建議參考《爾雅》《史記》等古籍原文或權威曆史辭典(如漢典)獲取更精準的釋義。

網絡擴展解釋二

歲陽

歲陽(suì yáng)是一個漢字詞語,由兩個字組成:歲和陽。

拆分部首和筆畫

歲:由日(日字頭)和左(人字底)組成,共8筆。

陽:由日(日字頭)和一(一字旁)組成,共12筆。

來源

歲陽的來源是古時候的漢字,其中「歲」表示年齡、年、歲數的意思;「陽」則表示太陽、太陽光的意思。

繁體

歲陽的繁體為「歲陽」。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時候,「歲陽」的寫法可能有所不同。但在現代,一般采用現代漢字的寫法。

例句

1. 這個地方每年夏天的歲陽特别熱。

2. 我們一家人歡慶新年的時候,歲陽灑滿了陽光。

組詞

歲月、陽光、歲末、春陽、冬陽

近義詞

歲月:時光、光陰

陽光:太陽、日光

反義詞

歲末:歲初、年初

冬陽:夏陽、春陽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