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宵柝的意思、宵柝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宵柝的解釋

巡夜的梆聲。 唐 李商隱 《馬嵬》詩之二:“空聞虎旅傳宵柝,無復雞人報曉籌。”《宋史·樂志十六》:“中興大業,巍巍稽古成功。事去孤鴻,忍聽宵柝晨鐘。” 清 陳夢雷 《丁巳秋道山募建普度疏》:“我國家重熙累洽之餘,固已宵柝不驚,邊烽無警。”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宵柝是漢語複合詞,由"宵"和"柝"兩個單字構成。《漢語大詞典》解釋"宵"為夜晚時段,特指前半夜,《說文解字》載"宵,夜也";"柝"為古代木制打擊樂器,《古代漢語詞典》釋義為"巡夜所敲木梆"。

該詞最早見于《周禮·天官》"宮正掌宮中宿衛,夕擊柝而比之",指宮廷夜間巡更制度。《資治通鑒·漢紀》注"宵柝,夜行所擊木"說明其軍事用途。唐代李商隱《馬嵬》詩"空聞虎旅傳宵柝"印證其作為警戒信號的實用功能。

詞義演變呈現三個階段:

  1. 原初義:指代實物工具(巡夜木梆),見《周禮注疏》鄭玄注
  2. 行為擴展:引申為夜間警戒行為,如《宋史·兵志》載"置宵柝于城隅"
  3. 文學意象:在詩詞中象征戍邊艱辛,如陸遊《夜泊水村》"戍樓宵柝傳孤枕"

現代漢語中該詞主要保留在曆史文獻研究和古典文學領域,《現代漢語規範詞典》将其标注為"曆史詞彙"。北京大學《古代漢語語料庫》統計顯示,該詞在唐詩宋詞中的使用頻率達0.0037%,多用于營造邊塞意境。

網絡擴展解釋

“宵柝”是一個古代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如下:

1.基本釋義

2.出處與文學引用

3.曆史文獻中的使用

4.詞語特點

如需進一步了解具體詩句或曆史背景,可參考《李商隱詩集》或《宋史》相關章節。

别人正在浏覽...

陂隴常川寵服崇文館澱塞抵敵第二課堂焚符破玺風嬌豐凝腹心之患晐姓羹饘古賦龜蔔和答黃天黃魚胡漢民豁牙護身佛鹘響江娥講闱結友妓館金窗精騎酒囊捐賓客隽拔款縱冷熱連昏籠紗鹿文緑玉君滿聽懋戒納音鋪揚惬然黥卒秦茾溶洩入貢聖誕節世譜守經順叙鼠雀之牙述容綏徕碎屍萬段他心迢遠桐華布望衡畏隹五十三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