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亦称“ 岁雄 ”。古代以干支纪年,十干叫“岁阳”。《尔雅·释天》:“太岁在甲曰閼逢,在乙曰旃蒙,在丙曰柔兆,在丁曰强圉,在戊曰著雍,在己曰屠维,在庚曰上章,在辛曰重光,在壬曰玄黓,在癸曰昭阳:岁阳。” 宋 洪迈 《容斋三笔·岁月日风雷雄雌》:“ 虞喜 天文论, 汉 《太初历》十一月甲子夜半冬至云:‘岁雄在閼逢……’又云:‘甲岁雄也,毕月雄也,陬月雌也。’大抵以十干为岁阳,故谓之雄,十二支为岁阴,故谓之雌。”
(2).《诗·小雅·采薇》:“曰归曰归,岁亦阳止”。 毛 传:“阳,历阳月也。” 郑玄 笺:“十月为阳。”后用以指农历十月。 宋 司马光 《祭刘大卿文》:“岁阳四浹,零落几尽。” 郭沫若 《东风集·题桂花轩》:“岁阳时节如初夏,紫贝天葵酌满杯。”
“岁阳”一词主要有以下两种解释,需结合不同文献来源综合理解:
干支纪年中的十干称谓 古代以天干地支纪年时,将十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称为“岁阳”,与十二地支(岁阴)组合形成完整的干支系统。例如:
指农历十月 源自《诗经·小雅·采薇》中“岁亦阳止”的记载,汉代学者毛亨和郑玄注解为“十月为阳”,因此“岁阳”成为农历十月的别称。
其他补充说明:
建议参考《尔雅》《史记》等古籍原文或权威历史辞典(如汉典)获取更精准的释义。
岁阳(suì yáng)是一个汉字词语,由两个字组成:岁和阳。
岁:由日(日字头)和左(人字底)组成,共8笔。
阳:由日(日字头)和一(一字旁)组成,共12笔。
岁阳的来源是古时候的汉字,其中「岁」表示年龄、年、岁数的意思;「阳」则表示太阳、太阳光的意思。
岁阳的繁体为「歲陽」。
在古时候,「岁阳」的写法可能有所不同。但在现代,一般采用现代汉字的写法。
1. 这个地方每年夏天的岁阳特别热。
2. 我们一家人欢庆新年的时候,岁阳洒满了阳光。
岁月、阳光、岁末、春阳、冬阳
岁月:时光、光阴
阳光:太阳、日光
岁末:岁初、年初
冬阳:夏阳、春阳
伴灵巴峡冰镩脖颈薄晚察觉潮腻踹浑水摧黜锉荐粗缯石谷冻裂垩化讹以滋讹翻枱奉书愤郁噶拉官槐官照豪横火符家产夹发践期骄华洁居佶傈进寿棘手机械运动卷白波况古狂节坤顺棱鳀南泥湾虐魃緁猎切实可行懃惓寝庭遒悍软脂饰棺史绩诗派收田鼓衰政税银顺弟淑旂窣堵波豚豚兔丝燕麦骛行消缴夏霜亵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