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迦羅婆劫的意思、迦羅婆劫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迦羅婆劫的解釋

木綿的别名。 明 李時珍 《本草綱目·木三·木綿》:“木綿有二種,似木者名古貝,似草者名古終,或作吉貝者,乃古貝之訛也。梵書謂之睒婆,又曰迦羅婆劫。” 清 錢大昕 《木棉花歌》:“迦羅婆劫載梵夾,嘉名肇錫由 瞿曇 。”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迦羅婆劫”是佛教梵語音譯術語,其含義需結合梵語詞源及佛教經典釋義。該詞由“迦羅”(kāla)與“劫波”(kalpa)兩部分構成,其中“迦羅”原意為時間、時刻,在佛教中引申為“刹那”“短暫”;“劫波”指極長的時間單位,一劫約為43.2億年。二者組合後,“迦羅婆劫”在《阿毗達磨大毗婆沙論》等文獻中多指“時間極短與極長的辯證統一”,象征佛教對時空相對性的哲學闡釋(來源:丁福保《佛學大辭典》)。

從語義學角度分析,“迦羅婆劫”在漢傳佛教語境中有三重内涵:

  1. 時間維度:表達微觀刹那與宏觀劫數的共存關系,如《俱舍論》所述“一刹那中含三世”
  2. 修行隱喻:指修行者突破時間執着的覺悟過程,見于《大智度論》對菩薩道的論述
  3. 宇宙觀象征:體現佛教“成住壞空”的劫變思想,與《長阿含經》中世界周期說相呼應(來源:中華佛典寶庫電子文獻庫)。

網絡擴展解釋

“迦羅婆劫”是一個源自梵語的漢語詞彙,主要用于古代文獻中,具體含義如下:

一、基本釋義

該詞指代木綿(即木棉樹或棉花的别稱),屬于植物名稱的梵語音譯。在明代李時珍《本草綱目》中明确提到木綿分為兩類:一類為木本(似木者名“古貝”),另一類為草本(似草者名“古終”或“吉貝”),而“迦羅婆劫”是梵語中對木綿的稱謂之一。

二、詞源與用法

  1. 梵語來源
    該詞直接音譯自梵語,原詞可能為“Karpāsa”(棉花),經佛教經典傳入中國後被漢譯為“迦羅婆劫”。

  2. 文獻記載

    • 《本草綱目》指出,梵書将木綿稱作“睒婆”或“迦羅婆劫”,表明其異域文化背景。
    • 清代錢大昕在《木棉花歌》中引用此詞,如“迦羅婆劫載梵夾”,體現了其在文學中的運用。

三、補充說明

古代常将“木綿”與“棉花”混用,但根據文獻描述,“迦羅婆劫”更可能指木棉樹(Bombax ceiba),而非現代廣泛種植的草本棉花(Gossypium)。這一區分可通過植物形态(木本與草本)及曆史語境進一步驗證。

别人正在浏覽...

稗官畚挶伯成子高虿發拆牆腳長江三峽工程長陌纏身禅院除擢爨僰淬練搭連布憺然嫡母底土忿憤鳳閣舍人覆翼隔并關軸豪旺鶴鑰吼生銅花調家蠶趼拆焦唇幹舌腳鴨子解羅機符吉福居牙連遱黎伯靈蘭蘆哨摹揣挪動蒲姿洽平任士潤文使三绺梳頭,兩截穿衣繩尺十四行詩手扭首術霜凋夏綠蒜頭特進天際真人夗專握刀紋誤工五濁惡世象辇顯突枭呼翛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