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尿脬。
“尿胞”是一个具有多重含义的词汇,具体解释需结合语境:
中医理论
实际应用
类型 | 含义 | 来源 |
---|---|---|
生理现象 | 憋尿、膀胱积尿 | 、3、6 |
中医器官 | 现代解剖学中的膀胱 | |
方言/古语 | 读作suī bāo,指尿脬(膀胱俗称) | 、4、7、8 |
文学引申 | 贬称婴幼儿 | 、10 |
如需进一步考证,可参考《汉语辞海》《金瓶梅词话》等文献。
尿胞是一个汉字词语,其意思是指尿液中的细胞,尤指异位的或病理性的情况下尿液中出现的脱落的上皮细胞。
尿胞的拆分部首是尸和月,其中尸部表示身体相关的事物,月部表示与月亮、水相关的事物。它的总笔画数为11。
尿胞这个词的来源比较直观,尿指的是人体产生的排泄物,胞表示细胞。因此,尿胞指的是尿液中脱落的细胞。
尿胞在繁体字中的写法为「尿胞」,即保留了简体字的形状和组合。
尿胞在古时候的汉字写法一般没有太多差异,因为它是一个相对较新的词语。
1. 医生通过检测尿液中的尿胞来判断病人的肾功能。
2. 尿液中出现大量的尿胞可能是尿路感染的症状之一。
1. 尿液:指人体排泄的尿。
2. 尿路:指从肾脏到膀胱的排尿通道。
3. 尿检:对尿液进行化验,以检测有无疾病。
4. 胞波:指细胞的震荡或颤动。
尿胞的近义词包括尿液中脱落的细胞。
尿胞的反义词可以是正常状态下尿液中没有脱落细胞。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