膽略的意思、膽略的詳細解釋
膽略的解釋
[courage and resourcefulness;mettle] 勇氣和謀略
他有超人的膽略
詳細解釋
膽識和才略。《三國志·吳志·呂蒙傳》:“ 公瑾 雄烈,膽略兼人。” 唐 張籍 《贈趙将軍》詩:“當年膽略已縱橫,每見妖星氣不平。” 明 唐順之 《都督沉紫江生墓碑記》:“自少英氣磊磊,雄膽略。” 魏巍 《東方》第六部第十一章:“沒有對貌似強大的敵人敢于藐視的英雄膽略,沒有對人民群衆創造力的深刻信念,怎麼能夠作出這樣的決定呢?”
詞語分解
- 膽的解釋 膽 (膽) ǎ 人或某些動物體内器官之一,在肝髒右葉的下部:膽囊。苦膽。膽固醇。肝膽相照(指對人忠誠,以真心相見)。 不怕兇暴和危險的精神、勇氣:膽量。膽氣。壯膽。膽魄。膽大妄為(唅 )。 裝在器物内
- 略的解釋 略 大緻,簡單,不詳細:大略。簡略。粗略。略微。略有所聞。略知一二。 省去,簡化:省略。忽略。其餘從略。 簡要的叙述:史略。要略。事略。 計謀:方略。策略。戰略。 搶,掠奪:侵略。攻城略地。 詳 筆
關注詞典網微信公衆號:詞典網,回複:膽略漢語 快速查詢。
網絡擴展解釋
“膽略”是一個漢語詞語,其核心含義結合了勇氣與智慧,具體解釋如下:
1.基本定義
“膽略”指勇氣和謀略的結合,強調在行動中既要有果敢的決斷力,又需具備周全的策略思維。例如《三國志》中評價周瑜“雄烈,膽略兼人”,即指其兼具勇猛與智謀。
2.構成分析
- 膽(勇氣):指面對風險或挑戰時的無畏精神,如“膽量過人”。
- 略(謀略):指審時度勢、制定策略的能力,如“運籌帷幄”。
3.曆史用例
曆代文獻中,“膽略”常用于形容傑出人物:
- 唐代張籍詩贊趙将軍:“當年膽略已縱橫”;
- 明代唐順之稱沈紫江“雄膽略”,均突出其魄力與智慧并存的特質。
4.現代意義
在現代語境中,“膽略”更強調對機遇的敏銳判斷與果斷行動力,例如商業決策中既需冒險精神,又需理性分析。它不僅是“膽大”,更包含遠見卓識和應變能力,屬于“膽商”的重要體現。
5.近義詞與延伸
近義詞包括“膽識”“智勇”,反義詞如“怯懦”“愚魯”。其核心在于平衡“勇”與“謀”,缺一不可。
“膽略”是中華文化中推崇的一種綜合素質,適用于軍事、商業、領導力等多個領域,體現了個體在複雜情境下的卓越能力。
網絡擴展解釋二
膽略,是指一個人敢于冒險、大膽行動的品質或能力。拆分部首為月(月亮)和弓(射箭用的弓箭),筆畫總共為8畫。
《膽略》這個詞來源于中國古代文化,可追溯到先秦時代,出自《尚書》。在繁體字中,膽略的寫法與簡體字相同,即「膽略」。
古代漢字的書寫方式與現代有所不同。根據《說文解字》,古代寫作「膽」的方式是「⺼(肉)」上面有一個橫長彎彎的形狀,表示内髒(肝髒)。對于「略」,古代寫法是兩個「刂(刀刃)」組成。
以下是膽略的例句:
1. 他表現出了令人欽佩的膽略和決心。
2. 在困境中,他展現出了非凡的膽略。
一些與膽略相關的組詞有:
1. 冒險:勇于接受風險和挑戰的行為。
2. 勇敢:不畏懼困難,敢于面對的品質。
3. 大膽:敢于冒險或采取決斷行動的性格。
一些與膽略相似或相關的近義詞有:勇氣、果敢、決斷。
反義詞則是相反意義的詞語,于「膽略」而言,較常見的反義詞是「膽怯」,意為膽小、害怕冒險的性格。
希望這些信息對你有所幫助!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