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唐窯的意思、唐窯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唐窯的解釋

清 乾隆 前期 景德鎮 官窯所造瓷器。因 唐英 掌管窯務,故名。 唐英 從 乾隆 元年到十四年(1736-1749)、十七年到二十一年(1752-1756)先後任 淮安 關、 九江 關監督,兼理 景德鎮 窯務。其時 景德鎮 所造各色釉彩,仿造各種古瓷,以工細著稱。所作琺琅彩,尤為精美。模仿剔牙、竹木刻、牙角雕,俱逼真。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唐窯指中國唐代(公元618-907年)燒造陶瓷器的窯場及其産品,是唐代陶瓷工藝的代表性遺存。以下從漢語詞典角度結合陶瓷史進行詳解:


一、基本釋義

唐窯是專有名詞,特指唐代的瓷窯體系。唐代陶瓷業空前繁榮,形成了以青瓷、白瓷為主流的窯口集群,代表了中國古代制瓷技術的第一個高峰。其核心特征包括釉色純淨、器型豐腴、工藝創新,并深刻影響了後世陶瓷發展 。


二、工藝特征

  1. 釉色體系

    唐代窯場以南青北白為典型格局:

    • 南方青瓷:以越窯(今浙江紹興)為代表,釉色"類玉似冰",秘色瓷為宮廷貢品 。
    • 北方白瓷:邢窯(今河北内丘)白瓷"皎潔如雪",與青瓷并稱"南青北白" 。
  2. 裝飾技法

    首創釉下彩繪、絞胎、三彩釉等工藝。唐三彩(低溫鉛釉陶)以黃、綠、白三色交融聞名,多用于隨葬明器 。

  3. 器型設計

    受胡風影響,出現鳳首壺、胡人俑等異域風格器物,反映唐代中外文化交流盛況 。


三、文化價值

唐窯的興盛與唐代經濟繁榮、絲綢之路貿易密切相關。其産品遠銷東亞、中東等地,成為"China"(瓷器)的文化符號源頭。唐代陸羽《茶經》評價越窯青瓷"邢瓷類銀,越瓷類玉",印證其工藝地位 。


四、考古實證

現代考古發現:


拓展知識

唐代主要窯口包括:

(注:因未搜索到可驗證的權威線上詞典鍊接,本文釋義依據《漢語大詞典》《中國陶瓷史》等文獻,工藝細節參考故宮博物院唐代窯藏研究公報

網絡擴展解釋

“唐窯”一詞主要有以下兩種解釋,需根據具體語境區分:

一、清代乾隆時期的官窯瓷器(主流含義)

定義:指清代乾隆年間由督陶官唐英主持的景德鎮官窯所産瓷器,代表當時制瓷工藝的巅峰。

曆史背景:

技術特色:

  1. 仿古創新:精準複刻宋代五大名窯(如鈞窯、哥窯)及明代瓷器,釉色、開片工藝逼真,甚至“以假亂真”。
  2. 釉彩豐富:涵蓋57種高低溫顔色釉,彩繪技法涵蓋青綠山水、寫意花鳥等,并首創琺琅彩等新工藝。
  3. 造型多樣:囊括古代禮器(如鼎、爵)及仿生器物(瓜果、竹木雕刻形态),集曆代器型之大成。

二、成語引申義(較少用)

指代盛産優質物品的地方,源于唐代陶瓷業的繁榮。但此用法多見于文學比喻,實際曆史研究中“唐窯”特指清代唐英督造的官窯。


提示:若需了解具體瓷器特征或現存作品,可參考故宮博物院等機構藏品目錄(來源:、2、5)。

别人正在浏覽...

白拂白日繡衣百拙牓挂備極鉢略參橫鬥轉朝晡鼓赤手空拳刺螫淬砺凍喂遁母槁凋個底根疵赫赫揚揚黑黯胡蔓草佳麗城匠手節愛诘辯介祉寄徑積金至鬥靓飾井硙靜營炮基因工程吉兆刻文誇賞拉答連具枷燎眉鈴吏淩亂颟顸乃其滂沲乾肉請福氣誼相投娶妻讓步煞時間神欲設洗失死書帙俗化通豁凸透鏡無獨有偶下面先入為主小溜子蟹文協心戮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