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肅恭的意思、肅恭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肅恭的解釋

端嚴恭敬。《書·微子之命》:“恪慎克孝,肅恭神人。”《史記·魯周公世家》:“肅恭明神,敬事耆老。” 漢 陳琳 《為袁紹檄豫州》:“又 梁孝王 先帝母昆,墳陵尊顯,桑梓松柏,猶宜肅恭。” 唐 張嘉貞 《北嶽廟碑序》:“高柯古榦,幽蔚蔭翳,俯仰瞻對,精魂肅恭。”《兒女英雄傳》第二八回:“一進門,早見 安老爺 、 安太太 在院子裡肅恭将事的伺候,教兒婦兩個在院子望空先拜過宗祠。”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肅恭是漢語複合詞,由“肅”與“恭”兩個單字組合而成,形容态度莊重謙遜、言行謹慎恭敬的狀态。以下是具體解析:

一、字義溯源

  1. 《說文解字》釋為“持事振敬也”,本義指行事時保持敬畏莊重之态,引申為嚴肅、整饬之意。如《詩經·大雅·思齊》中“肅肅在廟”,描述祭祀時的莊重氛圍。

  2. 《說文解字》注為“肅也”,強調發自内心的敬重态度,《論語·子路》有“居處恭,執事敬”,體現待人接物的謙遜。

    兩字結合後,“肅”側重外在儀态的端嚴,“恭”側重内在心意的誠敬,共同構成内外統一的恭敬狀态。

二、詞典釋義

《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定義:

肅恭:嚴肅恭敬。多用于形容舉止莊重、态度謙遜的場合。

例:

三、使用場景

  1. 禮儀場合

    傳統禮儀中要求“居處肅恭”,如祭祀、典禮等需體現對儀式神聖性的敬畏。

  2. 尊卑關系

    古時臣子對君主、晚輩對長輩常以肅恭之态示敬,如《後漢書》載“群臣肅恭,莫不震悚”。

  3. 書面表達

    公文或書信中用作敬語,如“肅恭函達”表示鄭重緻意。

四、同義詞辨析


參考資料

  1. 許慎《說文解字》,中華書局,2013年整理本。
  2. 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商務印書館,2016年。

網絡擴展解釋

“肅恭”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可通過以下要點詳細解釋:

一、基本含義

“肅恭”指端嚴恭敬,強調态度莊重且謙遜。該詞由“肅”(嚴肅、莊重)和“恭”(恭敬、謙遜)組成,常用于描述對他人的尊敬或對神靈、禮儀的鄭重态度。


二、引證與出處

  1. 古代典籍

    • 《尚書·微子之命》提到“恪慎克孝,肅恭神人”,意為謹慎孝順、恭敬神靈與世人。
    • 《史記·魯周公世家》記載“肅恭明神,敬事耆老”,強調對神明和長者的恭敬。
    • 漢代陳琳在《為袁紹檄豫州》中寫道:“桑梓松柏,猶宜肅恭”,形容對故土的敬重。
  2. 文學評論
    南朝梁代劉勰在《文心雕龍·書記》中評價黃香的奏牍為“肅恭之遺式”,說明其行文風格莊重恭敬。


三、用法與示例


四、近義詞與關聯詞


“肅恭”是融合莊重與謙遜的複合詞,常見于古典文獻,現代多用于強調傳統禮儀或鄭重态度。如需進一步了解具體典籍中的用法,可參考《尚書》《史記》等原文。

别人正在浏覽...

白虜包袱飽學之士八通備恪鼻窪子不親裁使騁容浺瀜瘡痂出幽遷喬單口調維高墩槅窗觏侮詭冒洪衇宦牒惠安回檻混渾戶樞翦棘驕媮經濟技術開發區救護車畸行積雨卷領垂衣眷倚舉奏課農磕牙料嘴煉話力巴魯戈揮日墨幪謀差内窰怕頭譬方貧危氣昏窮弊鳅溟起音認出入幕屬絲言所體跳棋帖學剔留秃魯頹鬟拖紫威強溫玉小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