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火令的意思、火令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火令的解釋

(1).即火憲。《周禮·夏官·司爟》:“司爟掌行火之政令……時則施火令。凡國失火,野焚萊,則有刑罰。” 孫诒讓 正義:“火令,即火憲也。”參見“ 火憲 ”。

(2).指寒食節禁火的命令。 唐 韓愈 《寒食日出遊》詩:“明宵故欲相就醉,有月莫愁當火令。”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火令”一詞在漢語中有兩層主要含義,以下是詳細解釋及來源:

一、基本釋義

  1. 古代用火法令(即“火憲”)
    出自《周禮·夏官·司爟》:“司爟掌行火之政令……時則施火令。凡國失火,野焚萊,則有刑罰。”

    • 指古代官方制定的防火、用火法規,由“司爟”這一官職負責執行,違反者将受處罰。
  2. 寒食節禁火習俗
    唐代韓愈《寒食日出遊》詩提及:“明宵故欲相就醉,有月莫愁當火令。”

    • 指寒食節期間(清明節前一日)禁止生火的風俗,源于周代滅火舊制,後演變為紀念介子推的民間傳統。

二、延伸與示例

三、權威參考

綜合《周禮》注疏、唐代詩文及詞典釋義,該詞兼具曆史制度與民俗文化内涵。建議查閱《周禮》《韓愈詩集》等古籍原文進一步了解。

網絡擴展解釋二

《火令》是什麼意思

《火令》是一個漢字詞語,常用于表示“火燒”的意思。

拆分部首和筆畫

《火令》的部首是火,總共5畫。

來源及繁體

《火令》的詞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漢語中的“火”字和“令”字。繁體字中,火字保持不變,令字的繁體形式為“令”。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書寫中,火字和令字的形态略有差異。火字的古代寫法類似于一個倒立的三角形,并且沒有底部的三條線,而令字的古代寫法是以兩個豎線和一個折線組成。

例句

以下是幾個使用《火令》這個詞的例句:

1. 惡劣的天氣下,整個森林都被《火令》吞噬。

2. 面對着突如其來的《火令》,村民們紛紛四散逃生。

3. 消防隊員迅速出動,盡全力撲滅這場不受控制的《火令》。

組詞

與《火令》相關的一些組詞有:

1. 火勢:指火焰的大小、猛烈程度。

2. 令人發指:形容事态嚴重,令人憤慨。

3. 令人惋惜:形容令人感到遺憾或可惜。

近義詞和反義詞

與《火令》意思相近的詞語有:

1. 火災:指火勢失控造成的破壞性災害。

2. 火燒:指用火将物體燒毀。

3. 火場:指發生火災的場所。

與《火令》意思相反的詞語有:

1. 火源:指火的發源地。

2. 滅火:指撲滅火災。

3. 熄滅:指熄滅火焰。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