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蜜的意思、松蜜的詳細解釋
松蜜的解釋
松脂。《晉書·藝術傳·單道開》:“日服鎮守藥數丸,大如梧子藥,有松蜜、薑桂、茯苓之氣。”
詞語分解
- 松的解釋 松 (②松④鬆) ō 種子植物的一屬,一般為常綠喬木,脂可提取松香或松節油等。種子可榨油和食用:松針。松脂。松香。松子。 稀散,不緊密,不靠攏,與“緊”相對:捆得太松。土質松軟。蓬松。寬松。疏松。松懈
- 蜜的解釋 蜜 ì 蜜蜂采取花的甜汁釀成的東西:蜂蜜。蜜餞。蜜供(把油炸的短面條拌上蜜或糖制成的糕點)。蜜源(指能大量供蜜蜂采蜜的植物)。蜜丸。 甜美:甜言蜜語。口蜜腹劍。 筆畫數:; 部首:蟲; 筆順編號:
專業解析
松蜜是漢語中對松樹分泌的天然樹脂的别稱,特指其質地粘稠、色澤金黃似蜂蜜的狀态。以下是詳細釋義:
一、基本釋義
松蜜指松科樹木(如馬尾松、油松等)樹皮受損後滲出的黏稠油性分泌物,在空氣中逐漸凝固。其名稱源于“松”(松樹)與“蜜”(蜂蜜)的性狀結合,形容樹脂如蜜般晶瑩潤澤的特性。來源:《漢語大詞典》"松脂"條目。
二、特性與形态
- 物理性狀
初分泌時為淺黃色透明膠狀液體(稱“生松香”),暴露後氧化成黃褐色固體,表面具光澤,質地脆硬,遇熱軟化。
- 成分構成
主要含松香酸、揮發油(松節油)及樹脂烴,古籍記載其“味苦甘,性溫”,來源:《本草綱目》卷三十四。
三、曆史與應用
松蜜自古用于醫藥、工業及生活領域:
- 藥用:傳統中醫取其止血生肌、祛風燥濕之效,外敷治瘡瘍或内服驅寒(需炮制)。
- 工藝:作為塗料、膠黏劑原料,亦用于制作篆刻拓印的“拓包”。
- 民俗:部分地區曾以松蜜制熏香,或作照明燃料。來源:《中華民俗工藝辭典》"天然樹脂應用"章節。
四、文獻溯源
“松蜜”一詞可見于多部典籍:
- 明代李時珍《本草綱目》載:“松脂…别名松膏、松肪、松蜜。”
- 清代《格物鏡原·卷五十》描述:“松蜜凝如琥珀,焚之有清香氣。”
注:現代漢語中“松蜜”已較少使用,多稱“松脂”或“松香”,但古文獻及方言中仍保留此稱謂。
網絡擴展解釋
“松蜜”是一個漢語詞語,其核心含義在不同文獻中均有明确指向,以下是綜合解釋:
1.基本詞義
- 松蜜(拼音:sōng mì)指松科植物分泌的樹脂,即松脂。這一解釋在多個古代文獻和現代詞典中被反複引用,例如《晉書·藝術傳·單道開》提到修道者服用含松蜜的藥丸:“日服鎮守藥數丸,大如梧子藥,有松蜜、姜桂、茯苓之氣”。
2.曆史與用途
- 古代醫藥用途:松蜜常作為藥材成分,與其他草藥(如姜、桂、茯苓)配伍,用于煉制丹藥或養生藥物。
- 現代文學化引申:在部分文學或藝術創作中,松蜜可能被賦予象征意義。例如,提到用“霧松蜜”調和茶香以掩蓋特殊氣味,屬于藝術化表達。
3.易混淆概念辨析
- 與蜂蜜的區别:松蜜并非蜜蜂采集的蜂蜜,中提及的“蜜蜂花蜜”屬于誤釋,可能是因拼音相同導緻的混淆。
4.語言與文化擴展
- 相關成語與詩句:如“蜜裡調油”“松蜜春腴差可飽”等,多借“蜜”比喻甜美或黏稠特質,與松蜜的實際含義關聯較小。
“松蜜”一詞的權威解釋為松脂,需注意避免與普通蜂蜜混淆。如需進一步了解古籍中的具體用法,可參考《晉書》等文獻原文。
别人正在浏覽...
八花磚白粲變顔變色幨帷車把勢嗤啦淳着從容不迫催肥代輸彈毫恫擾發哀蜂合豕突負郭相君海水發光黑燈瞎火黑豆亨運華景華嶽花朝月夜惛愚疆垣憍奢攪屎棍狡豎急斂暴徵急霤金闆金彈驚鸾回鳳酒闌人散抗足略綽口厲疾留歡露朽縷析埋滅矛盾論茅齋匿端七德舞氣竭聲澌齊均輕绮妻族鵲返鸾回三鬥醋擅斡社會活動識二五而不知十四雙八拜酸文假醋天壤懸隔鐵樹花開魏魏吓呆下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