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同“ 華嶽 ”。 北魏 郦道元 《水經注·河水四》:“ 華嶽 本一山當 河 , 河 水過而曲行, 河 神巨靈,手盪腳蹋,開而為兩,今掌足之跡仍存。”參見“ 華嶽 ”。
高大的山。《禮記·中庸》:“今夫地一撮土之多,及其廣厚,載華嶽而不重,振河海而不洩,萬物載焉。” 陸德明 釋文:“華嶽,戶化、戶瓜二反。本亦作‘山嶽’。” 朱熹 集注:“華、藏,并去聲。”
指西嶽 華山 。 晉 郭璞 《山海經圖贊·華山》:“ 華嶽 靈峻,削成四方,爰有神女,是挹玉漿。”
“華嶽”一詞的含義可從以下角度解析:
指代西嶽華山
該詞最常見用法是作為華山的别稱,特指位于陝西省的“西嶽”。華山以險峻著稱,是中國五嶽之一,古稱“華嶽”,如《水經注》記載“華嶽本一山當河”,描述其被黃河分隔的傳說。
古籍中的泛指
在《禮記·中庸》等文獻中,“華嶽”泛指高大的山嶽,如“載華嶽而不重”比喻大地承載山嶽的厚重。
提示:若需進一步了解華山的曆史文化或具體詩詞解析,可參考《水經注》、王維詩作等文獻來源。
華嶽(huá yuè)是一個漢字詞語,表示華山和嵩山的合稱。它們是中國的兩座名山,被譽為五嶽之中的領頭山。
華嶽的部首是山(shān),華的拆分筆畫為 8,嶽的拆分筆畫為7。
華嶽一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華山和嵩山作為五嶽之首,曆來為人們所尊崇。華嶽一詞是将這兩座山的名字合并而成。
在繁體字中,華嶽的寫法保持不變。
在古代漢字中,華嶽的寫法可能會有所不同。然而,華嶽一詞的基本含義和指代并未改變。古代漢字的筆畫和字形可能與現代略有不同,但其概念和意義保持不變。
1. 為了追求修煉之道,他踏上了登臨華嶽的旅程。
2. 這座古老的寺廟位于華嶽的腳下。
華山、嵩山、五嶽、嶽父、華麗、嶽母
華山、嵩山、五嶽
非華、非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