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古代撰拟朝廷诏令的地方。 唐 白居易 《紫薇花》詩:“絲綸閣下文書靜,鐘鼓樓中刻漏長。”
“絲綸閣”是古代撰拟朝廷诏令的機構,其釋義及背景如下:
基本含義
該詞原指漢代處理官方文書的場所,後演變為專指起草皇帝诏令的地方。唐代白居易在《紫薇花》中寫道:“絲綸閣下文書靜,鐘鼓樓中刻漏長”,印證了其作為政務機構的性質。
詞源與結構
延伸用法
偶見用于贊美文筆(如所述),但此屬文學引申,非本義。主要語境仍與古代政務相關,常見于曆史文獻及詩詞引用。
建議結合《紫薇花》全詩及唐代官制進一步理解該詞的曆史語境。
絲綸閣是一個詞語,指的是古代供女子修身養性的地方。在這個地方,女子可以參與各種文藝活動,提升自己的修養和教養。
絲綸閣的拆分部首是絲、纟、門,共計12個筆畫。
絲綸閣這個詞語最早出現在《南史·王僧辯傳》中,描述了南朝宋時期一位叫王僧辯的佛教高僧建造的供女子修身的地方。
絲綸閣的繁體形式為絲綸閣。
古代漢字的寫法較為繁瑣,絲綸閣的古時漢字寫法為絲綸閣。
1. 她時常躲在絲綸閣裡讀書,提升自己的修養。
2. 絲綸閣中的女子們成為了國家文藝界的佼佼者。
1. 絲綸:指用來縫制衣物的細絲線。
2. 閣:指供人居住或修行的建築物。
1. 閨閣:指婦女居住的地方,也是指女子的貞操。
2. 安閑處:指供人修身養性的地方。
男子私塾:指男子修身養性的地方。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