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絲綸閣的意思、絲綸閣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絲綸閣的解釋

古代撰拟朝廷诏令的地方。 唐 白居易 《紫薇花》詩:“絲綸閣下文書靜,鐘鼓樓中刻漏長。”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絲綸閣"是中國古代對翰林院或中書省的代稱,特指掌管皇帝诏書起草、發布的重要機構。其名稱來源與古代文書制度密切相關,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

一、核心釋義

  1. 詞源與字義

    "絲綸"典出《禮記·缁衣》:"王言如絲,其出如綸",意為帝王初發的诏令細微如絲,傳達後卻如绶帶般顯赫有力。

    "閣"指官署建築,引申為機構。合稱"絲綸閣"即代指專司起草、頒布诏書的中央官署。

  2. 職能與地位

    唐代起為翰林院别稱,宋代沿襲。翰林學士在此起草制诰、诏令,參與機要,是皇帝近臣,有"内相"之稱。如白居易《紫薇花》雲:"絲綸閣下文書靜,鐘鼓樓中刻漏長",即描述在此值守的情景。

  3. 文學意象

    在詩詞中常象征權力中樞與文士抱負。王安石《題中書壁》"夜開金鑰诏辭邊,朝對絲綸閣裡賢",即凸顯其政治核心地位。


二、權威參考來源

  1. 《漢語大詞典》(第二版)

    明确釋義為"中書省或翰林院的别稱",引《禮記》及唐宋詩文例證(上海辭書出版社,ISBN 978-7-5326-5450-3)。

  2. 《禮記·缁衣》校注本

    中華書局點校本詳釋"王言如絲,其出如綸"的文書制度淵源(鍊接)。

  3. 《全唐詩》《全宋詩》

    收錄白居易、王安石等數十首提及"絲綸閣"的詩歌,印證其曆史語境(中華書局點校本)。


三、曆史演變

此詞濃縮了中國古代文書行政制度與文人政治傳統,是理解官僚體系與文化符號的關鍵詞之一。

網絡擴展解釋

“絲綸閣”是古代撰拟朝廷诏令的機構,其釋義及背景如下:

  1. 基本含義
    該詞原指漢代處理官方文書的場所,後演變為專指起草皇帝诏令的地方。唐代白居易在《紫薇花》中寫道:“絲綸閣下文書靜,鐘鼓樓中刻漏長”,印證了其作為政務機構的性質。

  2. 詞源與結構

    • 字義分解:
      “絲”指蠶絲,象征精細;“綸”意為整理絲線,引申為文書處理;“閣”指官署建築,三者組合體現文書工作的精密性。
    • 曆史演變:漢代劉向曾建“絲綸閣”收藏典籍,唐代成為中樞機構代稱,負責诏書起草。
  3. 延伸用法
    偶見用于贊美文筆(如所述),但此屬文學引申,非本義。主要語境仍與古代政務相關,常見于曆史文獻及詩詞引用。

建議結合《紫薇花》全詩及唐代官制進一步理解該詞的曆史語境。

别人正在浏覽...

安劄憊勞鄙邊守博物志逋孽財務公司裁制豺虺倡首騁誇笞罰唇亡齒寒瘅惡彰善當不起攧撲颠越調正鬥将頓首再拜煩嚻風雲變幻釜底遊魂附狎橄榄糖瞽蒙黑翠黑糊糊賤骨子澆本爵祿嫏環遼索偻身茫蠻媚骨弭伏模刻泥爛遷寂佥解侵浔祛風如虎得翼賞勸折除聖祖詩行實施悚懾塑像鐵砧涕唾同宗推整碨壘卧車無患項飾跣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