頓首再拜的意思、頓首再拜的詳細解釋
頓首再拜的解釋
頓首:以頭叩地而拜;再拜:拜兩次。古代的一種跪拜禮。亦指舊時信劄中常用作向對方表示敬意的客套語。
詞語分解
- 頓首的解釋 磕頭;叩頭下拜常用于書信、名帖中的敬辭辨九拜,一曰稽首,二曰頓首。;;《周禮;大祝》丘遲頓首。;; 南朝齊; 丘遲《與陳伯之書》詳細解釋.磕頭。舊時禮節之一。以頭叩地即舉而不停留。《漢書·東方朔傳》
- 再拜的解釋 古代一種隆重的禮節,先後拜兩次,表示鄭重奉上的意思謹使良奉白璧一雙再拜獻大王足下。;;《史記;項羽本紀》墨子起,再拜。;;《墨子;公輸》再拜大将軍足下。;;《史記;項羽本紀》公子再拜。;;《史記;
網絡擴展解釋
“頓首再拜”是古代禮儀用語,具體含義如下:
-
基本釋義
由“頓首”和“再拜”兩部分組成:
- 頓首:以頭叩地後立即擡起,是古代跪拜禮之一,常用于地位相當者之間的敬禮。
- 再拜:連續行兩次拜禮,表示極度恭敬。
合起來指一種鄭重的跪拜禮節,也用于書信結尾表示謙敬。
-
曆史出處
該詞最早見于《史記·仲尼弟子列傳》,記載越王勾踐向孔子弟子子貢表達敬意時說:“勾踐頓首再拜曰:‘孤嘗不料力,乃與吳戰……’”體現臣屬對賢者的懇切态度。
-
使用場景
- 禮儀場合:古代臣子對君主、學生對師長等正式行禮時使用。
- 書信應用:舊時文人書信常用此語結尾,類似現代“此緻敬禮”,如蘇轼、王安石等文人的信劄中可見。
-
現代意義
如今已不用于實際禮儀,但在文言書信、曆史文獻研究及傳統禮儀複現活動中仍可能被提及,主要作為文化符號存在。
網絡擴展解釋二
《頓首再拜》是一個漢語詞語,表示對人表示敬意或領導地位的尊崇。下面是關于該詞語的詳細信息:
拆分部首和筆畫: 《頓首再拜》的拆分部首是“立”,總共有11個筆畫。
來源: 該詞語源自中國傳統禮儀與文化中,特别是古代朝廷的尊敬方式。
繁體:《頓首再拜》。
古時候漢字寫法:在古代,漢字寫法有所不同。不過,《頓首再拜》這個詞語在古代的寫法與現代寫法相似。
例句:當我們遇到長輩或領導時,我們可以向他們《頓首再拜》,以示我們的敬意和尊重。
組詞:敬仰、崇拜、禮節、尊重、恭敬等。
近義詞:躬身緻敬、行禮緻敬等。
反義詞:漠視、冷淡。
希望以上信息對你有幫助!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