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攻疾防患的意思、攻疾防患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攻疾防患的解釋

匡正過失,防止禍患。 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銘箴》:“箴者,所以攻疾防患,喻鍼石也。”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攻疾防患”是一個漢語成語,其含義和用法可綜合多個來源進行解釋:

  1. 基本釋義
    該成語意為“匡正過失,防止禍患”,強調通過糾正錯誤來預防潛在危機。其結構為并列式,屬中性詞,多用于書面語。

  2. 出處與典故
    最早出自南朝梁代劉勰的《文心雕龍·銘箴》:“箴者,所以攻疾防患,喻針石也。”。作者以“針石”(古代醫療工具)比喻箴言的警示作用,說明其能像治病一樣修正錯誤、防範風險。

  3. 用法與特點

    • 語法功能:通常作謂語或定語。
    • 語言風格:屬于古代成語,現代使用頻率較低,常見于文學或正式文本。
  4. 擴展理解
    該成語體現了中國傳統文化中“防微杜漸”的思想,與“未雨綢缪”“防患未然”等表達有相似内涵,但更側重通過主動修正問題來預防災害。

如需進一步了解具體語境中的用法,可參考《文心雕龍》原文或權威詞典(如滬江線上詞典)。

網絡擴展解釋二

攻疾防患

攻疾防患是一個成語,意思是積極主動地對待疾病,采取措施預防和避免疾病的發生。這個成語由三個漢字組成,分别是“攻”、“疾”和“防患”。

下面是該成語的部首和筆畫分解: - “攻”:這個字的部首是“攴”,總筆畫數為7; - “疾”:這個字的部首是“疒”,總筆畫數為10; - “防”:這個字的部首是“門”,總筆畫數為6; - “患”:這個字的部首是“心”,總筆畫數為10。

成語“攻疾防患”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四書五經》中的一句話:“富民以逸其民,攻疾防患以樂其民。”原意是指為了使人民生活富裕、舒適,政府應該積極采取措施預防和避免疾病的發生。

繁體字形式為“攻疾防患”。

在古時候,漢字的寫法可能略有不同。例如,在魏晉南北朝時期,漢字“疾”的“疒”部在字的下方而不是左方。

這個成語的例句:“政府加強公共衛生教育,以攻疾防患,有效地提高了人民的健康水平。”

以下是與“攻疾防患”相關的其他詞語: - 組詞:防患未然、攻堅克難、病從口入; - 近義詞:防微杜漸、預防未然、積極防護; - 反義詞:敷衍塞責、掉以輕心、無所作為。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