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摽題的意思、摽題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摽題的解釋

謂在器物、書籍、文章或字畫上作題記文字。摽,通“ 标 ”。《法苑珠林》卷一○三:“七月望日,沙門受臘,此時設供,彌為勝也。若制器物以充供養,器器摽題,言為某人親奉上三寳。”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摽題”是一個較為罕見的漢語複合詞,其釋義需要結合單字考據與文獻佐證。從構詞法分析,“摽”在《說文解字》中注為“擊也”,後引申出标記、顯明之意,《廣雅·釋诂》載“摽,表也”;“題”本義為額頭,《說文》解作“頟也”,後衍生出标識、命題之意。二者組合後,“摽題”在古籍中主要有三重含義:

一、标識性命題:見于明代方以智《通雅》卷三十八,指具有顯着标識特征的題目,如科舉考試中格式特殊的試題。清代考據學家段玉裁在《說文解字注》中引例說明這種用法與文書标注制度相關。

二、揭橥主旨:清代章學誠《文史通義》使用該詞表示揭示文章核心思想的行為,與“立論”“點題”構成近義關系,強調通過文字符號确立論述框架。

三、邊界标記:在地方志文獻如《嘉興府志·疆域志》中,特指用于劃分行政區域界線的碑碣銘文,這種用法與古代“界樁”“裡碑”制度密切相關。

該詞現代已不常用,但在研究古代科舉制度、文獻學領域仍具學術價值。其語義演變軌迹體現了漢字組合從具體動作向抽象概念的轉化過程,符合漢語詞彙發展的普遍規律。

網絡擴展解釋

“摽題”是一個古漢語詞彙,其含義需結合“摽”和“題”的複合關系來理解。可綜合解釋如下:

  1. 讀音與基本構成
    “摽”為多音字,此處讀作biāo(與“标”同音),通“标”,表示标記、題寫;“題”指題記文字。因此“摽題”指在器物、書籍、字畫等物品上作标記或題寫文字,類似現代“題跋”的早期形式。

  2. 文獻出處與用法
    該詞可見于佛教典籍《法苑珠林》卷一三,記載七月望日佛教儀式中,信徒制作器物并“摽題”文字以标明供奉對象,如“某人親奉上三寳”。說明其常用于宗教或禮儀場景,強調物品歸屬或用途。

  3. 現代使用與同源字
    現代漢語中“摽題”已罕見,但“摽”作為“标”的通假字,仍保留在部分方言或古語研究中。例如“摽劍”指揮劍動作,“摽勁”表示較勁(讀biào時),需注意區分不同語境下的讀音和含義。

“摽題”是古代題寫标記的行為,多用于器物或文獻标注,現代可通過“标”“題”二字組合理解其意。如需進一步考證,建議查閱《漢語大詞典》等權威辭書。

别人正在浏覽...

鞍馬勞困百無一漏邊屆畢恭畢敬才辭敕身出幸村拗悼息打搶癫癫癡癡點正鬥打法橋服劍攻排管駕歸戴黑箱賀蘭山橫艾囫囵半片火硝惑着檢會家人拒敵娵訾朗捷老廢物兩性花吏法六柄六塵不染流會禮重拿不出手柰林内主弄兵潢池鞶鑒洽浃切磋琢磨三七開三削手稍樹類搪突佻橫頭上末下退工瓦工萬世不易文勳吳趨曲夏槁相約曉蟾消化不良習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