肚裡的意思、肚裡的詳細解釋
肚裡的解釋
心中;胸中。 宋 謝良佐 《上蔡語錄》卷上:“今人學詩,将章句橫在肚裡,怎生得脫?” 明 王錡 《寓圃雜記》卷下:“一點浮萍容不得,如何肚裡好撐船。” 周而複 《上海的早晨》第一部二:“說到這裡, 陶阿毛 又不說下去了,顯然他肚裡有話,吞吞吐吐,想說又不說出來。”參見“ 肚裡生荊棘 ”。
詞語分解
- 肚的解釋 肚 ù 腹部,胸下腿上的部分,亦指人的腸胃部分:肚子。肚脅。肚皮。牽腸挂肚(挂念,不放心)。 器物下面的中心部分:爐肚兒。 圓而凸起像肚子的:腿肚子。手指頭肚兒。 肚 ǔ 供食用的動物的胃:豬肚子。
- 裡的解釋 裡 (④⑤裏) ǐ 居住的地方:故裡。返裡(回老家)。 街坊(古代五家為鄰,五鄰為裡):裡弄(恘 )。 中國市制長度單位:一裡(等于五百米)。裡程牌。 衣物的内層:被裡。 内部,與“外”相對,并引申為
網絡擴展解釋
“肚裡”是一個漢語詞彙,主要表示“心中、胸中”的抽象含義,常用于描述人的内心想法或情緒。以下是詳細解釋:
1.基本詞義
- 指代人的内心或思想活動,如“肚裡明白”“肚裡生氣”。該詞不指生理上的腹部,而是借代心理層面的狀态,類似“心裡”的用法。
2.文獻出處
- 宋代:謝良佐《上蔡語錄》提到“章句橫在肚裡”,形容學問堆積于心。
- 明代:馮夢龍《警世通言》用“肚裡莫是要嫁個老公”表達人物内心想法;王锜《寓圃雜記》中“肚裡好撐船”引申為寬容大度(即俗語“宰相肚裡能撐船”的出處)。
- 現代:周而複《上海的早晨》中“肚裡有話”描述人物欲言又止的狀态。
3.用法特點
- 口語化:多見于白話小說或日常對話,如《文明小史》中“肚裡還有許多道理”。
- 搭配靈活:可與情緒(氣惱)、思考(盤算)、言語(有話)等搭配,如“肚裡尋思”“肚裡嘀咕”。
4.擴展含義
- 衍生出“肚量”一詞,形容人的胸襟,如“肚裡能撐船”強調包容。
“肚裡”通過借代腹部空間,隱喻内心世界,具有較強形象性。其用法從宋明延續至今,是漢語中體現“身心互喻”的典型詞彙。如需進一步考證,可參考漢典及宋代語錄等來源。
網絡擴展解釋二
肚裡,是一個漢字詞語,它的意思指的是腹部或胃。
這個詞可以拆解成兩個部首,分别是 “⺼” 和 “裡”,其中部首 “⺼” 表示肉,部首 “裡” 表示内部。它的總筆畫數為五。
“肚裡” 這個詞來源于漢語,屬于常用詞彙,廣泛使用于口語和書面語中。
在繁體字中,“肚裡”的寫法保持不變。
古時候,“肚裡”的漢字寫法與現代相似,沒有明顯的差異。
以下是一些關于 “肚裡” 的例句:
1. 我的肚裡餓得簡直像個饑餓的野獸。
2. 她感到一陣疼痛,仿佛有一把刀在她的肚裡劃過。
3. 聽到好笑的事情,他的肚裡都要笑出聲來。
一些與 “肚裡” 相關的組詞包括:腦袋裡、心裡、肚子、胃口等。近義詞可以是:腹腔、腹部、腹中等。而反義詞則可以是:外部、外面、背後等。
希望以上内容能對您有所幫助。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