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媳婦,子婦。亦為子婦自稱。 宋 張師正 《括異志·陳翰林》:“乃召子婦詰之。雲:‘老嫗言,來日郎君欲就息婦房中宴飲。’” 清 俞樾 《茶香室續鈔·媳》:“古人稱子為息,息婦者,子婦也。”
(2).妻子。亦為婦人自稱。 清 周亮工 《書影》卷八:“﹝名捕﹞曰:‘餘病甚,吾婦往足矣。’婦搖手:‘我不耐煩。’名捕嗔駡曰:‘懶息婦,今日不出手,祗會火坑上摶老公乎?’”
“息婦”是一個具有多重含義的古漢語詞彙,其詞義隨曆史演變有所變化,具體可從以下角度解析:
指“兒子的妻子”(子婦)
指“妻子”或婦人自稱
“息婦”在現代漢語中已罕見,通常被“媳婦”替代。需注意古籍中的“息婦”需結合上下文判斷具體含義,避免混淆“兒子的妻子”與“自己的妻子”兩種釋義。
參考資料:
《息婦》是一個漢字詞語,意指停止婦女從事家務勞動。
《息婦》由“女”部首和“息”這個單獨的字構成,拆分為“女”、“口”、“七”、“心”四個部分,總共有10個筆畫。
《息婦》源于古代經書《尚書·周書·周官·樂書》,描述的是殷商時期的内務司中的女官職位。
《息婦》是《息婦》的繁體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的寫法與現代有所不同。《息婦》的古時候字形與現代稍有差異:女部在左邊,而“”在右邊略帶一點上方。整體呈現為女、然、心和七字的結合體。
1. 她因為生病,暫時成為了家裡的《息婦》,不能參與家務。
2. 在古代社會,一些貴族家庭的婦女可以成為《息婦》,專門負責管理家務。
1. 回娘家
2. 添丁
3. 網絡女主播
1. 婦人
2. 妻子
3. 女性
1. 務工男子
2. 起婦
3. 勤勞婦女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