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四鉢的意思、四鉢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四鉢的解釋

佛成道時,四天王各獻一石缽,佛受之,重疊為一而用,故稱四缽。見《普曜經·四天王上缽品》。 南朝 梁簡文帝 《莊嚴旻法師成實論義疏序》:“手擎四鉢,始乎鹿園之教;身卧雙林,終於象喻之説。” 唐 陸龜蒙 《奉和襲美開元寺佛缽詩》:“空王初受逞神功,四鉢須臾現一重。”原注:“至今鉢緣有四重也。”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四鉢”是一個佛教術語,指釋迦牟尼佛成道時,四位天王各自獻上的石缽。佛陀将這四個缽重疊合為一體使用,因此得名“四鉢”。其典故出自佛教經典《普曜經·四天王上缽品》。

具體釋義:

  1. 來源與象征
    據佛經記載,四天王(東方持國天王、南方增長天王、西方廣目天王、北方多聞天王)為初成道的佛陀各獻一石缽,佛陀為表平等接納,施展神通将四缽合為一缽。這一傳說體現了佛教對衆生平等、慈悲包容的教義。

  2. 文獻記載
    該詞在曆史文獻中多次出現,例如:

    • 南朝梁簡文帝《莊嚴旻法師成實論義疏序》中“手擎四鉢,始乎鹿園之教”,借四鉢代指佛法初傳。
    • 唐代陸龜蒙《奉和襲美開元寺佛缽詩》中“四鉢須臾現一重”,并自注“至今鉢緣有四重也”,描述缽的形制仍保留四層痕迹。
  3. 發音與用法
    讀音為sì bō,多用于佛教典籍或相關文學作品中,作為佛陀聖物或佛教傳播的象征意象。

此詞具有鮮明的宗教文化色彩,若需進一步了解四天王獻缽的細節,可參考《普曜經》原文或佛教史相關研究。

網絡擴展解釋二

四鉢:什麼意思

《四鉢》是一個漢字詞語,有着豐富的含義。它通常指的是佛教中的一種供養方式,即以四個缽(鉢)作為容器,分别放置水、粥、蔬菜和水果,供養給僧人。

拆分部首和筆畫

《四鉢》的部首分别是「囗」和「金」,部首「囗」表示圍住,部首「金」表示金屬或財富。它的總筆畫數為12畫。

來源與繁體

《四鉢》這個詞來源于佛教,具體出處是佛經中的記載。在繁體中,「四鉢」的寫法與簡體字相同。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四鉢」一詞的字形可能略有不同。不過總體來說,它的意義和現代字形保持一緻。古時候的寫法在曆史上已經逐漸淘汰,目前我們使用的是現代标準漢字。

例句

1. 寺廟供養着四鉢的水、粥、蔬菜和水果,以供僧人持戒食用。

2. 香客們慎重地将四鉢供品擺放在佛龛前。

組詞

1. 四方八面(形容方向遍及各處)

2. 四季如春(形容四季氣候宜人)

3. 四海一家(形容世界各地都是一個大家庭)

近義詞

1. 四號餐(具體指的是以四個缽為容器的供餐方式)

2. 四角餐(與四號餐含義相同)

反義詞

1. 非四鉢(即不使用四個缽的供養方式)

2. 單鉢(隻使用一個缽的供養方式)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