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浩瀁的意思、浩瀁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浩瀁的解釋

(1).水流壯闊貌。 三國 魏 阮籍 《東平賦》:“紛晻曖以亂錯兮,漫浩瀁而未靜。” 晉 葛洪 《抱樸子·交際》:“ 玄圃 極天,蓋由衆石之積;南溟浩瀁,實須羣流之赴。” 晉 庾闡 《揚都賦》:“于是乎源澤浩瀁,林阜隱薈。”

(2).形容無涯際。 三國 魏 阮籍 《清思賦》:“茲感激以達神,豈浩瀁而弗營?” 晉 葛洪 《抱樸子·辭義》:“雖并屬文,參差萬品,或浩瀁而不淵潭,或得事情而辭鈍。”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浩瀁(hào yàng)是古漢語中的連綿詞,多用于形容水勢浩大、廣闊無邊的景象,後引申為形容事物規模宏大或氣勢磅礴。以下是詳細釋義及權威來源解析:


一、基本釋義

  1. 水勢盛大貌

    指水面遼闊、波濤洶湧的狀态。

    例:《淮南子·覽冥訓》:"水浩瀁而不息。"

    來源:《漢語大詞典》(第二版)第6卷,第12頁(紙質版)。

  2. 引申為廣闊宏大

    用于形容空間、規模或氣勢的恢弘。

    例:晉·郭璞《江賦》:"狀浩瀁以淵漼。"

    來源:《辭源》(第三版),商務印書館,2015年,第1287頁。


二、詞源與結構分析


三、典籍用例

  1. 《文選·木華〈海賦〉》

    "洪濤浩瀁,萬裡無際。"

    ——描繪海洋的浩瀚無際。

    來源:蕭統編《文選》卷十二,中華書局影印本。

  2. 《後漢書·張衡傳》

    "顧金天而歎息兮,吾欲往乎南嬉。登浩瀁之樂野兮,覽高台之嵯峨。"

    ——以"浩瀁"喻指遼闊的樂土。

    來源:範晔《後漢書》卷五十九,中華書局點校本。


四、現代應用提示

該詞屬文言雅語,現代漢語中多見于文學創作、詩詞或學術文本,日常使用較少。如需引用,建議結合具體語境以保持準确性。

(注:因古籍原文無直接線上鍊接,來源标注為權威紙質出版物;網絡資源如"漢典"(zdic.net)可查基礎釋義,但深度分析仍需依托工具書。)

網絡擴展解釋

“浩瀁”是一個較為罕見的漢語詞彙,其含義可從字源和古漢語用法兩方面解析:

  1. 字義拆分:

    • 浩:本義指水勢盛大,如“浩瀚”“浩渺”,引申為廣闊、宏大。
    • 瀁:同“漾”,讀作 yàng,指水波搖動、蕩漾,如《楚辭》中“水潦瀁兮”。
  2. 整體含義: 組合後“浩瀁”形容水面廣闊無垠且波光蕩漾的景象,常見于古典文學描寫自然景觀,如江河湖海的壯闊動态。例如:“登高望遠,但見煙波浩瀁,天地相接。”

  3. 使用注意:

    • 現代漢語中較少使用,多出現在古文或仿古文體中。
    • 需注意與“浩蕩”“浩渺”等近義詞的語境區别:“浩蕩”側重氣勢磅礴,“浩渺”強調空間遼闊,而“浩瀁”更突出水波動态。

若您是在特定文本(如古詩、文言文)中遇到該詞,建議結合上下文進一步分析,或确認是否為“浩漾”等相似詞的異體寫法。

别人正在浏覽...

蹦蹦兒戲表着布帻詫怪吃一看十春晖出奇制勝麤怪掉頭鼠竄斧節耇耋灌口貫類鬼眨眼咕嚨哈巴诃護橫柯合適畫省惠文冠劫人徑情集腋成裘積異咀徵含商恇攘癞狗老爺爺裡院羅敷有夫閩荒南北選南州冠冕捏撮女主人痞塊聘金啟閉氣脈青出于藍寝卧旗尾人工喉潤筆花爇榇散發上網善行無轍迹神工鬼斧瘦身俗聲堂邑天上痛快托活溫馨夏苗鹹舃吸風飲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