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浩瀁的意思、浩瀁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浩瀁的解釋

(1).水流壯闊貌。 三國 魏 阮籍 《東平賦》:“紛晻曖以亂錯兮,漫浩瀁而未靜。” 晉 葛洪 《抱樸子·交際》:“ 玄圃 極天,蓋由衆石之積;南溟浩瀁,實須羣流之赴。” 晉 庾闡 《揚都賦》:“于是乎源澤浩瀁,林阜隱薈。”

(2).形容無涯際。 三國 魏 阮籍 《清思賦》:“茲感激以達神,豈浩瀁而弗營?” 晉 葛洪 《抱樸子·辭義》:“雖并屬文,參差萬品,或浩瀁而不淵潭,或得事情而辭鈍。”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浩瀁”是一個較為罕見的漢語詞彙,其含義可從字源和古漢語用法兩方面解析:

  1. 字義拆分:

    • 浩:本義指水勢盛大,如“浩瀚”“浩渺”,引申為廣闊、宏大。
    • 瀁:同“漾”,讀作 yàng,指水波搖動、蕩漾,如《楚辭》中“水潦瀁兮”。
  2. 整體含義: 組合後“浩瀁”形容水面廣闊無垠且波光蕩漾的景象,常見于古典文學描寫自然景觀,如江河湖海的壯闊動态。例如:“登高望遠,但見煙波浩瀁,天地相接。”

  3. 使用注意:

    • 現代漢語中較少使用,多出現在古文或仿古文體中。
    • 需注意與“浩蕩”“浩渺”等近義詞的語境區别:“浩蕩”側重氣勢磅礴,“浩渺”強調空間遼闊,而“浩瀁”更突出水波動态。

若您是在特定文本(如古詩、文言文)中遇到該詞,建議結合上下文進一步分析,或确認是否為“浩漾”等相似詞的異體寫法。

網絡擴展解釋二

浩瀁的意思

《浩瀁》是一個漢字詞彙,它的意思是形容水流廣闊、氣勢磅礴、壯麗雄渾的樣子。這個詞常用來描繪大海、江河等水體的景象,表達壯觀、雄偉的意境。

拆分部首和筆畫

《浩瀁》這個詞可以拆分為“水”和“堯”兩個部首。其中,“水”是左邊的部首,表示與水有關;“堯”是右邊的部首,在此處起到了象形作用,表示形容山勢、水勢的大、高、廣等概念。總共包含16個筆畫。

來源和繁體

《浩瀁》這個詞最早出現在《論語·述而》中。它的繁體字形為「浩瀁」。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浩瀁」詞的寫法可能會有所不同。尤其在隸書、篆書等古代字體中,其字形略有差異。但整體上來說,字形結構和現代寫法基本保持一緻。

例句

1. 他站在海灘上,眺望着浩瀁的大海,心情不禁為之一振。

2. 河水奔騰不息,形成了一幅浩瀁壯麗的景象。

組詞

1. 浩瀁不羣:形容個性豪邁、與衆不同。

2. 浩瀁恢宏:形容規模龐大、氣勢雄偉。

近義詞

1. 波瀾壯闊:形容氣勢磅礴、宏偉壯麗。

2. 浩渺無垠:形容範圍廣闊、無邊無際。

反義詞

1. 平靜:與浩瀁相對,表示風平浪靜、沒有波瀾。

2. 狹小:與浩瀁相對,表示空間狹小、局限有限。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