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凝肅的意思、凝肅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凝肅的解釋

寒涼而肅穆。《素問·五常政大論》:“其政流演,其候凝肅。” 王冰 注:“凝,寒也;肅,靜也。寒來之氣候。”《素問·氣交變大論》:“北方生寒,寒生水,其德凄滄,其化清謐,其政凝肅,其令寒。” 清 陳夢雷 《西洋貢獅子賦》:“萃西方之凝肅,秉金氣之堅強。”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凝肅

釋義:形容神情、氣氛莊重而嚴肅,兼具凝結般的沉靜與肅穆之感。


一、詞義解析

    • 本義為“結冰”,引申為“聚集、集中”,如《說文解字》:“凝,水堅也。”此處指神情或氛圍的“凝聚、沉靜”。
    • 意為“恭敬、莊重”,如《爾雅·釋诂》:“肅,敬也。”強調嚴肅、敬畏的狀态。

      合成義:二字疊加,既指神态的專注凝重,亦指環境的肅穆莊嚴,常用于描寫人物神态或特定場合的氛圍。


二、權威詞典釋義

  1. 《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

    凝肅:莊重嚴肅。

    例:會場氣氛凝肅。

    來源: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詞典編輯室編,商務印書館出版。

    參見《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第1004頁(注:鍊接為商務印書館官方介紹頁)

  2. 《漢語大詞典》

    凝肅:凝重肅穆。

    例:《後漢書·蔡邕傳》有“凝肅”之态的描述(原文語境指儀容莊重)。

    來源:漢語大詞典出版社,1994年版。


三、古典文獻用例

  1. 《禮記·玉藻》

    “君子之容舒遲,見所尊者齊遬。足容重,手容恭,目容端,口容止,聲容靜,頭容直,氣容肅,立容德,色容莊。”

    “氣容肅” 與“凝肅”的肅穆内涵相通。

    參見中華書局《禮記譯注》

  2. 魯迅《彷徨·祝福》

    “四叔踱出門外,便見街道上也顯出凝肅的氣象來。”

    此處渲染封建禮教下的壓抑氛圍。


四、近義詞辨析

詞語 核心差異
凝重 側重深沉莊重(如:神色凝重)
肅穆 強調敬畏寂靜(如:陵園肅穆)
凝肅 兼具“凝”的沉靜與“肅”的莊嚴

五、應用場景

  1. 人物描寫

    他凝肅的面容下,藏着難以言說的悲恸。(例:文學作品)

  2. 環境刻畫

    紀念碑前,人群凝肅無聲,唯有風聲嗚咽。(例:新聞特寫)


參考資料:

網絡擴展解釋

“凝肅”是一個漢語詞彙,其核心含義為寒涼而肅穆,常用于描述自然氣候或莊重氛圍。以下是詳細解釋:

  1. 基本釋義
    該詞由“凝”(寒冷、凝結)和“肅”(嚴肅、靜穆)組成,指寒冷中帶有肅穆感的狀态。例如《素問·五常政大論》中提到“其候凝肅”,王冰注解為“寒靜之氣候”。

  2. 文獻出處
    主要見于中醫典籍和古文:

    • 《素問·氣交變大論》:“北方生寒……其政凝肅”,強調自然界的寒冷與肅靜屬性。
    • 清代陳夢雷《西洋貢獅子賦》用“萃西方之凝肅”形容威嚴莊重的意象。
  3. 用法與語境
    多用于文學或學術文本,描述氣候、環境或抽象氛圍,如“凝肅的冬夜”“凝肅的儀式場景”。

該詞兼具自然屬性與情感色彩,需結合具體語境理解,常見于古籍及文學創作中。

别人正在浏覽...

百隧鄙耇缤繙兵旅財産保全倉急草垡城隍崇偉仇饷傳三過四祠具瘁貌促曲大不敬迨至淡沲鼎沸飛米轉刍封鎮高壓球國醫橫枝歡忱互走僵墜檢勘減約絞架絜臯舊交抗義可信剌登哩登了辯列舉鳴鵽泯默莫邪拈題分韻潛消默化塹淵欽诏入地無門入門問諱散儒審當勢火首邱收取霜桧鼠腹蝸腸水蛆肆筆尾骨微介五千文遐疆縣城逍遙事外